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檀香 - 教育百科
ˊ
tán xiā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n xiāng
解釋:
  1. 植物名。一般指檀香科檀香屬的半寄生性常綠小喬木。分布於亞洲東南部和南太平洋島嶼上。其株高可達十公尺,部分寄生於其他喬木的根上。葉對生,質薄主幹和根部含有黃色芳香油,可蒸餾提取白檀油,用來製造香料、香皂和藥材。木材灰褐色,質密緻而堅韌,可用來雕刻及製造飾品、家具,其香味可保持數年之久。
    【例】檀香生長期間,最怕暴風的吹襲。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檀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n xiāng
解釋:
植物名。一般指檀香科檀香屬的半寄生性常綠小喬木。分布於亞洲東南部和南太平洋島嶼上。其株高可達十公尺,葉革質,對生,卵狀橢圓形。圓錐花序。萼筒鐘狀,裂片四枚,花瓣不存。核果黑熟,近球形,徑約二十公厘。主幹和根部含有黃色芳香油,可蒸餾提取白檀油,用以製造香料、香皂和藥材。木材黃褐色,質密緻而堅韌,可用來雕刻及製飾品、家具,香味可保持數年之久。也稱為「白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檀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檀香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檀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客家語 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