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毅力 - 教育百科
ˋ
ˋ
yì lì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ì lì
解釋:
  1. 堅定持久的意志力。
    【例】決心與毅力,是一個人邁向成功的必備條件。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毅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ì lì
解釋:
堅定持久的意志。如:「恆心與毅力是一個人邁向成功的必備條件。」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毅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erseverence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毅力的「毅」字本有果決的含意,即是意志有了一個決定後,便堅持不變,必待所決定事項實現而後已;其中已經含有「堅持下去」的力量,在習慣用雙字名詞後,遂在毅字後加一「力」字,使意義更為明顯。
  毅力所堅持的,在道德方面,即是對一項善行的堅持,是以先存的道德信念為依據,如[禮記‧曲禮]所說:「敦善行而不怠。」進而向善的毅力,如果成為定型,便表現出一個人的品格特徵,因為要終身敦善行而不怠,表示不能有片刻疏忽,更不容許中途而廢,如[論語‧泰伯]中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印證〔曲禮〕所說,向善並不是輕而易舉的,因為一則有許多「不善」的誘惑力相當大,大到足以動搖向善的初志;一則難於持之以恆,偶爾不免怠忽自憐、甚至曲解以自諒而自欺,所以「不欺暗室屋漏」,並非易事。然而毅力卻是每個想要敦品的人必須力行的;也是要完成一件事所必須的。和毅力相反的就是「中道而廢」。
  西方英文字毅力則只指喀爾文派信條(Calvinistic creeds),相信為上帝所愛,得到聖靈召喚的,永遠不會失去恩寵、而永遠得救。這種毅力信念一方面建基於上帝命定說;一方面基於再生的自然。雖然曾受反駁,但其信念未變。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毅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