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民族主義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ín zú zhǔ yì
解釋:
一種政治思維與主張,認為特定群體在民族文化認同的前提之下,應建立一個政治實體,通常以國家為基本單位。也稱為「國族主義」。參見「民族」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民族主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ationalism
作者: 但昭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民族主義是一種意識型態(ideology),其基本主張為:國家(state)應以單一的民族(nation)為基礎,且可由單一的民族形成一國家。由此基本觀點衍生的作法是:借由政治的力量來形成民族的認同,更進一步的建立或鞏固民族國家。
  民族主義的支持者不僅持有上述看法,認同其所效忠的民族,在行動上所考慮的也是民族的利益;在態度上,會刻意維護並維持民族認同的因素,如民族文化、特有之語言或宗教等。
  「民族」是民族主義這一概念的核心,然而對構成「民族」的標準卻有相當紛歧的看法:有人認為,判斷一群人是否構成一民族的標準,端在於那一群人是否屬於相同的國家或具有相同的利益;有人則認為,民族是由一群具有相同語言、習俗和文化的人所構成;另外則有人主張,民族的形成起因於一群人有共同的歷史,尤其是共同受難的歷史;也有人認為民族是由一群在同一地方共同營生的人所組成,或是一群有共同目的或屬於同一種族的人所構成。
  與民族主義相對的是國際主義(Internationalism);後者的主張是破除民族的藩籬來建立政治秩序。民族主義固然可以用來抵禦外侮,但其本身也會播下不安的種籽,二次大戰前的義大利和納粹德國所提倡的民族主義,均為顯著的例子。
  教育上,若某一國家特別強調民族主義,那麼在其所推行的教育活動中就會特別強調民族的認同、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發揚。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民族主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