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水圈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uǐ quān
解釋:
地球表面及淺層地殼,分布連續或不相連續的水體。包括海洋、海灣、河川、湖泊、沼澤、冰雪、大氣層中水氣及地下水等。也稱為「水界」。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水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ydrospher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地球表面及接近地球表面各種型態的水的總稱,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及氣圈中所含的水汽,其中地表水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及冰河中的水,地下水指地面以下之土壤層、岩石孔隙及岩床中的水。在地球水圈的總水量中,海水佔93%到97%,淡水僅佔約3%,淡水中有四分之三在冰河及冰帽中,其餘的四分之一為地下水、湖泊、河流、土壤及生物體內水分的總和。自然界中的水經蒸發、蒸散、降水、凝結、逕流、滲透、滲流、截流等作用,保持不斷地循環及流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水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hydrosphere
日期: 2003年10月
出處: 測繪學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地球上含水體之部分。通常將地下水包含在內。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水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