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沈思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ntemplation
作者: 李奉儒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沈思意指預留空間(templum)以觀察某些符號跡象,並對其加以解釋。沈思也是一種直覺層次,專注於個人自我的心靈生活,如同神祕主義(mysticism)所強調的。有時,沈思也用來指持續的冥想(meditation)。沈思有別於主動積極的活動,且有些特定的經驗模式(如審美的經驗)因明顯地未包含行動而稱為沈思。
  在形上學的領域中,沈思特指為思維而思維的活動,並透過人類最高功能--理性--的實現而能引導至幸福的生活,如柏拉圖(Plato, 427~347 B.C.)將沈思解釋為朝向理念(theoria)的直上運動中的真、善、美自身。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則視沈思為理論關聯,有別於實踐的活動和理想的活動。事實上,亞里斯多德以為人的沈思是對神的活動的模仿,可說是「思維的思維」(thinking on thinking),或者是對真理的理解。第三世紀埃及的新柏拉圖主義者柏羅提那斯(Plotinus, 205~270)認為沈思既是精神的,也是心智的活動,其目標是與神聖的或最初的「太一」(the One)相聯合,因他主張所有的存有都來自於「太一」。又在認識論的領域中,沈思則跟「知識」或獲得知識的行動同義。
  在宗教領域裡,沈思跟「冥想」同義,意指試圖去「觀看」一些精神對象或得到一些精神的洞見。東方和西方的神祕主義數千年來都強調以沈思或冥想作為啟蒙的手段。所謂「神祕的沈思」就是指以經驗的方式對「太一」(如柏羅提那斯所主張的沈思的回歸)或「絕對」,的完全或部分地專注。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 354~430)則將沈思的非人化對象,轉移到基督教的上帝身上。他在其名著〔懺悔錄〕(Confessions)的第九書上深刻地說明了沈思是為了認識上帝。最後,十七世紀寂靜主義(Quietism)運動,則視片刻的沈思如同千年的善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沈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