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活字本 - 教育百科
ˊ
ˋ
ˇ
huó zì bě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ó zì běn
解釋:
以活字排版所印刷的書。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活字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沈津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活字本是指用膠泥、木塊、銅、鉛等刻鑄成一個個單字,照書稿文義排版,然後付印的書。因排後版面可以拆散,重印時可重排使用,比較靈活,故名。我國古代活字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非金屬活字,有木活字、泥活字、瓷活字等;二是金屬活字,有錫活字、銅活字、鐵活字、鉛活字等。最早試用的是泥活字、木活字,但是最終都為鉛活字所取代。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北宋慶曆年間(1041-1048)的平民畢昇所創制。據沈括[夢括筆談]記載,畢昇所用活字印刷的方法為,設一鐵板,上置鐵框,內裡鋪放松香、蠟和紙灰等混合物。然後用預先製成的泥活字,在鐵框內按書稿內容排字,排滿一板後放在火上加熱,使松香等物融化,用一平板將字模面壓平,冷卻後即可印書。印畢,再加熱,拆下活字,以備再用。為了提高效率,還可將兩塊鐵板交替使用,一板印刷,一板排字。其基本原理已與近代盛行的鉛字排印方法完全相同。畢昇當時已用泥活字排印書籍,效果良好,但所印內容已無從查考。元代,第一位試製、試用木活字的是農學家王禎,他在旌德縣時,曾請工匠製造木活字30,000多個,兩年完工。大德2年(1298),他以活字試印過他自己纂修的[大德旌德縣志],全書60,000餘字,不到一月,百部齊成,這是現知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其「造活字印書法」附錄於[農書]之後,是介紹活字印刷術最詳的一篇文獻。此外,王禎還發明了輪轉排字架,實行了以字就人的坐排方法,對出版事業有極大貢獻。明代木活字本,有書名可考者約100餘種,多為萬曆間印本。清人龔顯曾云:「明人用木活字版刷書,風乃大盛」。銅活字在明代弘治、正德年間的江蘇南京、蘇州、無錫、常州一帶流行,由於那裡的富豪、商人附庸風雅,以銅鑄為活字印書,最著名的有無錫華氏和安氏。清代政府、書坊、私人都曾用活字排印出版了很多書,其中鴻篇巨製如雍正4年至6年(1726-1728)清代內府的[古今圖書集成],全書10,000卷,是歷史上用銅活字排印的最大一部類書。而以木活字排印的則有[武英殿聚珍版叢書]。道光12年(1832),蘇州入李瑤用膠泥活字排印了[金石例四種]、[南疆繹史勘本]。但最有名的則推安徽涇縣的翟金生,他經30年的努力,製成泥活字100,000多個,採用宋體字,分大、中、小、次小、最小五號,試印了自己的詩集,取名為[泥版試印初編],還印有[仙屏書屋初集]及[水東翟氏家譜]。他製作活字以及印刷的經驗,都記載在其族弟翟廷珍[修業堂集]中。磁活字本的刷印,始於康熙58年(1719)徐志定,徐氏印有[周易說略]、[蒿庵閒話]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活字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