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流言蜚語 - 教育百科
ˊ
ˊ
ˇ
liú yán fēi yǔ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ú yán fēi yǔ
解釋:
本指製造不實的傳言,用來詆毀他人。後泛指謠言。如:「某些人喜歡在他人背後製造流言蜚語。」也作「流言飛文」。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流言蜚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漢語拼音: liú yán fēi yǔ
釋義:
「流言」和「蜚語」義同,都是指沒有根據的話,用於毀謗他人。#「流言」語出《書經.金縢》。「蜚語」語本《鶡冠子.武靈王》。「流言蜚語」本指製造不實的傳言,用來詆毀他人。後泛指謠言。「蜚」亦作「飛」。
△「風言風語」
典源:
1、「流言」:#《書經.金縢》1>武王2>既喪,管叔3>及其群弟乃流言於國,曰:「公將不利於孺子4>。」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我無以告我先王。」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于後,公乃為詩以貽王,名之曰〈鴟鴞〉,王亦未敢誚公。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禮記.儒行》。 (2) 武王: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 (3) 管叔:姓姬,名鮮,生卒年不詳。周武王之弟,封於管。武王去世,周公攝政,管叔與蔡叔猜疑周公將不利成王,於是挾武庚叛亂,為周公所平。管叔被殺,亂事平定。 (4) 孺子:幼童的通稱。〔參考資料〕 《禮記.儒行》儒有合志同方,營道同術。並立則樂,相下不厭,久不相見,聞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義,同而進,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
典故說明:
「流語蜚語」係由「流言」及「蜚語」二語組合而成。 「流言」是出自《書經.金縢》,根據記載,周武王去世之後,由於成王年幼,由周公代為攝政,政權集於一人。武王之弟管叔和蔡叔疑周公有篡位之嫌,不利成王,便在國中散布謠言,挾武庚叛亂,後為周公所平。 「流言」一語亦見於《禮記.儒行》,裡頭描述士人之間的交往,有共同的志趣,相處起來很快樂,即使很久沒有見面,對彼此的信任也不會受到謠言的破壞,這樣才是真正的朋友。此處的「流言」亦是謠言的意思。 「蜚語」則是出自《鶡冠子.武靈王》,趙武靈王是一位有為的國君,他曾經教導人民胡服騎射,學習胡人的優點,來強大自己的國力。有一次他問龐煥說:「我曾經聽飛語流傳說:『百戰而能得勝,不是最好的;不戰而能得勝,才是最好的。』不知道你有什麼看法呢?」這裡的「飛語」指的是沒有根據的言論,同「蜚語」。後來這兩個典源合成「流言蜚語」,指製造不實的傳言,用來詆毀他人。後泛指謠言。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泛指謠言。
使用類別
用在「傳聞流言」的表述上。
例句
  1. 這些人不斷地散布流言蜚語,真令人討厭。
  2. 眾所矚目的明星,最怕流言蜚語破壞名譽。
  3. 由於聽信了不實的流言蜚語,他跟朋友翻臉了。
  4. 受不了鄰人的流言蜚語,他決定離家出外發展。
  5. 經過一番調查,證實他就是這些流言蜚語的製造者。
  6. 種種流言蜚語使她傷心、痛苦,卻又不知如何辯白。
  7. 所謂謠言止於智者,何必為了流言蜚語而自尋煩惱呢?
  8. 這些流言蜚語是別有用心的人所散布,大家千萬別上當。
  9. 面對這些流言蜚語,她毫不畏縮,繼續做她認為應該做的事。
  10. 對手散布流言蜚語中傷抹黑,逼得他必須在第一時間內澄清事實。
  11. 有的演藝人員利用流言蜚語來打知名度,一旦傳出醜聞,又希望社會大眾尊重他們的隱私。
書證:
01.明.文秉《先撥志始》卷下:「乃尚有未盡奸徒,怙惡不悛,密弄線索。或巧佈流言蜚語,或寫匿名文書,害正黨邪,淆亂視聽。」
02.《明史.卷二三○.馬孟禎列傳》:「臣子分流別戶,入主出奴,愛憎由心,雌黃信口,流言蜚語,騰入禁庭,此士習可慮也。」
辨識:
近義成語
風言風語飛短流長無稽之談

「流言蜚語」及「風言風語」都指沒有根據的話。

「流言蜚語」側重指攻訐、誣蔑的話語;「風言風語」側重指眾人口耳相傳的話語。

流言蜚語 風言風語 辨似例句
對手散布∼中傷抹黑,逼得他必須在第一時間內澄清事實。
他倆夫妻真鬧翻了?連我在國外都聽到不少的∼。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流言蜚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似詞 飛短流長、無稽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