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海底山 - 教育百科
ˇ
ˇ
hǎi dǐ shā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ǎi dǐ shān
解釋:
海洋盆地中的突起山丘。高度約在一千公尺以上,其頂端平坦者稱為「海桌山」;若突出海面,則形成島嶼。也稱為「海丘」。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海底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eamount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位於海面下,在海床中明顯升起的孤立山峰,高度約為一千公尺。若其有一明顯的頂部,稱之為海底山。海底山的上部若經侵蝕頂部被削平,則稱之為海桌山(guyot)。數以百計的海底山很早被發現且被標示在地圖上,尤其在太平洋海域。經由海洋地形學家研究發現這些海底山僅僅為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雖然海底山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但仍可發現其成群地出現。大部分海底山的形狀呈橢圓形,兩側坡度較緩,只有少部分坡度較陡。這些特徵亦普遍存在於各個海洋中的海桌山。
  海底山可能為熱點所產的生岩漿沿著地殼裂縫噴發出來所形成,其頂部往往受風化侵蝕,而後沈積物復又堆積於其上。有些珊瑚礁會以這些靜止或死亡的火山做為生長基礎,但部分覆蓋石灰岩或珊瑚礁的海底山位於珊瑚適合生長的界線之下,代表其所在的海洋地殼冷卻而逐漸沈陷。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海底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