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浹 - 教育百科
ˊ
播放
ˇ
部 + 7 畫 = 10 jiá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溼透、遍及。如:「汗流浹背」。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浹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á
解釋:
  1. 溼透、遍及。
    【例】汗流浹背
  2. 通透、透澈。
    【例】淪肌浹髓
  3. 融洽。
    【例】浹和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á
解釋:
[動]
1.透澈、浸透。《淮南子.原道》:「不浸於肌膚,不浹於骨髓。」《後漢書.卷一○.獻帝伏皇后傳》:「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
2.通達。《荀子.解蔽》:「其所以貫理焉,雖億萬已不足浹萬物之變,與愚者若一。」
3.循環一周。如天干由甲日至癸日稱為「浹日」;地支由子日至亥日稱為「浹辰」。
[形]
融洽。唐.韓愈〈新修滕王閣記〉:「其歲九月,人吏浹和。」
[副]
遍。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滇遊日記十二》:「山雨忽來,傾盆倒峽,浹地交流。」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