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涼 - 教育百科
ˊ
播放
ˇ
部 + 8 畫 = 11 [一]liáng[二]liàng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溫度低,沒有溫熱感覺的。如:「冰涼」、「涼快」、「涼爽」、「涼風」、「夜涼如水」、「天涼好個秋」。
  2. 風寒、感冒。如:「著涼」、「受涼」。
  3. 失望。如:「看到他不上進的樣子,我心裡都涼了一半。」
  4. 冷清的、淡薄的。如:「淒涼」、「荒涼」、「世態炎涼」。
  5. 取涼用的。如:「涼鞋」、「涼傘」、「涼棚」、「涼亭」。
注音:
解釋:

將東西置於通風處降溫。如:「涼茶」、「把水涼一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涼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áng
解釋:
  1. 微寒。
    【例】涼水、涼風、陰涼
  2. 冷清、不熱鬧。
    【例】荒涼、淒涼
  3. 失望、灰心。
    【例】聽他這麼一說,我的心涼了半截。
  4. 風寒。
    【例】受涼、著涼
  5. 淡薄。
    【例】世態炎涼
  6. 朝代名。東晉十六國中,先後據有今甘肅之地者,國號皆稱為「涼」,有前涼、後涼等。
注音:
漢語拼音: liàng
解釋:
  1. 將物品放在通風處,使熱度降低。
    【例】暴涼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áng
解釋:
[形]
1.冷、微寒。如:「涼水」、「涼風」。《詩經.邶風.北風》:「北風其涼,雨雪其雱。」三國魏.曹丕〈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2.冷清、不熱鬧。如:「荒涼」。《金史.卷八八.列傳.移剌道》:「咸平卿故鄉,地涼事少,老者所宜。」
3.惆悵、悲苦。如:「淒涼」。南朝梁.江淹〈別賦〉:「巡曾楹而空揜,撫錦幕而虛涼。」
4.淡薄、不善。如:「世態炎涼」。《左傳.莊公三十二年》:「虢多涼德,其何土之能得。」
[動]
失望、灰心。《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登時倒抽了一口氣,涼了半截。」
[名]
1.感冒、風寒。如:「受涼」。《紅樓夢》第一○九回:「就怕他也像晴雯著了涼。」
2.朝代名。東晉十六國中,先後據有今大陸地區甘肅之地者,國號皆稱為「涼」,有前涼、後涼等。
3.姓。如三國時魏國有涼茂。
注音:
漢語拼音: liàng
解釋:
[動]
1.置物於通風處,以降低熱度。如:「把茶涼一下。」《新唐書.卷四六.百官志一》:「凡戎器,色別而異處,以衛尉幕士暴涼之。」
2.輔助、輔佐。《詩經.大雅.大明》:「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iâ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微寒、清涼。
    例如:外口較涼 guā-kháu khah liâng(外面比較涼)、風涼涼 hong liâng-liâng(風涼涼的)。
  2. [形] 引申為工作或心情很輕鬆。
    例如:伊彼缺上涼。I hit khueh siōng liâng. (他那個職缺最輕鬆。);心涼脾土開。Sim liâng pî-thóo khui. (心情輕鬆胃口便好。)
  3. [動] 偷閒。
    例如:逐家攏咧無閒,你坐佇遮涼。Ta̍k-ke lóng teh bô-îng, lí tsē tī tsia liâng. (大家都在忙,你竟坐在此偷閒。)
音讀: niû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秋凊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