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深思熟慮 - 教育百科
ˊ
ˋ
shēn sī shóu lǜ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ēn sī shóu lǜ
解釋:
  1. 仔細深入的思量考慮。
    【例】他做事一向都經過深思熟慮,所以很少失誤。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深思熟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ēn sī shóu lǜ
解釋:
仔細而深入的考慮。如:「凡事都經過深思熟慮,才不會魯莽行動。」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深思熟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漢語拼音: shēn sī shóu lǜ
釋義:
「深思」,深遠的思考。語出戰國楚.屈原〈漁父〉。「熟慮」,考慮周密。語出《史記.卷七二.穰侯列傳》。後用「深思熟慮」指仔細而深入地考慮。
△「深謀遠慮」
典源:
1、「深思」:戰國楚.屈原〈漁父〉(據《文選.卷三三.騷下》引)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世人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皆濁,何不淈其泥1>而揚其波2>?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3>而歠其醨4>?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塵埃乎!」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遂去,不復與言。 〔注解〕 (1) 淈其泥:濁亂其泥。淈,音ㄍㄨˇ,攪亂使其混濁。 (2) 揚其波:掀起波濤。 (3) 餔其糟而歠其醨:吃酒渣,喝薄酒。比喻隨波逐流,與世浮沉的生活態度。餔,音ㄅㄨ,吃。糟,釀酒的殘渣。歠,音ㄔㄨㄛˋ,飲、喝。醨,音ㄌ|ˊ,薄酒。見「餔糟歠醨」。 2、「熟慮」:《史記.卷七二.穰侯列傳》夫輕背楚、趙之兵,陵七仞之城,戰三十萬之眾,而志必舉之,臣以為自天地始分以至于今,未嘗有者也。攻而不拔,秦兵必罷,陶邑必亡,則前功必弃矣。今魏氏方疑,可以少割收也。願君逮楚、趙之兵未至於梁,亟以少割收魏。魏方疑而得以少割為利,必欲之,則君得所欲矣。楚、趙怒於魏之先己也,必爭事秦,從以此散,而君後擇焉。且君之得地豈必以兵哉!割晉國,秦兵不攻,而魏必效絳安邑。又為陶開兩道,幾盡故宋,衛必效單父。秦1>兵可全,而君制之,何索2>而不得,何為而不成!願君熟慮之而無行危3>。 〔注解〕 (1) 秦:戰國時秦國。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約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孝公時定都咸陽,得商鞅變法圖強,積極東侵。惠王時重用張儀,以連橫政策離間六國。昭襄王用范雎採遠交近攻之策向東擴展。秦王政二十六年 (西元前221)統一天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2) 索:索求、索討。 (3) 無行危:謂莫行圍梁之危事。
典故說明:
「深思熟慮」係由「深思」及「熟慮」組合而成。「深思」見於戰國楚.屈原〈漁父〉。屈原原任三閭大夫,懷王時遭人毀謗,被放逐於漢北,於是作〈離騷〉以表忠貞之心。後被頃襄王召回,但又遭讒言而流放江南,終因不忍見國家淪亡,懷石自沉汩羅江而死。〈漁父〉一篇描述屈原被放逐江南,遊於江河傍,吟詩唱歌,神色十分憔悴,一個漁父看到他,問道:「你為什麼到這裡來呢?」屈原答:「整個世界是那麼汙濁,所有人都迷迷糊糊,只有我一個人是清醒的,所以被放逐到這裡。」漁夫勸他說:「真正的聖人應該是可以順應大環境的,既然世間混濁,眾人皆醉,你不如就隨波逐流,與世浮沉;為什麼要『深思高舉』,而讓自己流放到此地?」意思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不必想得太深遠,也不必堅持高尚的行為,以免徒增自己的痛苦。「熟慮」之「熟」為仔細、精詳的意思,此一詞語見於《史記.卷七二.穰侯列傳》。穰侯為戰國秦昭襄王的舅舅,昭襄王在位時以他為相。當時穰侯為擴張秦國領土而欲攻魏,於是派兵包圍魏都大梁。魏國大夫須賈為使其退兵,前往求見,分析秦、楚、趙、魏等各國間的依存與利益關係,然後說明秦之攻魏絕對是弊多於利,要穰侯「熟慮之而無行危」,也就是希望穰侯再次慎重思考,放棄攻打魏國。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深思熟慮」,用來說明凡事要仔細而深入地考慮。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仔細而深入地考慮。
使用類別
用在「思慮深遠」的表述上。
例句
  1. 這個問題較複雜,請容我深思熟慮後再回答。
  2. 王經理做決策時一向深思熟慮,所以很少出錯。
  3. 他會作這個決定,應當是經過深思熟慮,而非草率為之。
  4. 他聽取組員的意見,再經過深思熟慮,終於作出了決定。
  5. 這次活動十分重要,進行企劃時,任何細節都要深思熟慮,務必做到盡善盡美。
書證:
01.《魏書.卷六○.程駿列傳》:「攻難守易,則力懸百倍,不可不深思,不可不熟慮。」
02.宋.歐陽修〈辭免第二狀〉:「臣子至榮,人所願得。苟非深思熟慮,理須避讓,豈敢固自稽遲,以干典憲。」
03.宋.司馬光〈遺留物札子〉:「民已困窮,何以供命?飢寒所驅,必為盜賊。此乃安危之本,願陛下深思熟慮,勿以為細事而忽之也!」
04.宋.蘇軾《應詔集.卷二.策別九》:「而其人亦得深思熟慮,周旋於其間,不過十年,將必有卓然可觀者也。」
05.《金史.卷九三.宗浩列傳》:「既不能強,又不能弱,不深思熟慮以計將來之利害,徒以不情之語,形于尺牘而勤郵傳,何也?」
06.明.焦竑《玉堂叢語.卷七.規諷》:「竊思三楊輔政之初,一幾也,不深思熟慮,身任其責,惟陽斂陰施,掩人耳目,雖曰自保,其實誤國,致今歲七月之禍。」
辨識:
近義成語
三思而行深謀遠慮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深思熟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似詞 深謀遠慮、深圖遠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