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清唱劇 - 教育百科
ˋ
ˋ
qīng chàng jù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īng chàng jù
解釋:
  1. 一種大型聲樂套曲。以管絃樂伴奏,內容富史詩性、戲劇性。十六世紀末源於羅馬,最初用聖經為故事題材。十七世紀中葉開始成為音樂會中演出的聲樂作品,以合唱為主。如海頓的創世紀、四季等。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清唱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īng chàng jù
解釋:
是一種包含獨唱、重唱、合唱的聲樂套曲。一般包含多樂章,大都由管弦樂伴奏,內容可分宗教性與世俗性。十六世紀末源於羅馬,最初用《聖經》為故事題材。十七世紀中葉開始成為音樂會中演出的聲樂作品,以合唱為主。如巴赫或海頓的作品。也稱為「康塔塔」。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清唱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antata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樂曲類型。巴洛克時期的大型聲樂作品,由朗誦調(Recitative),似詠唱調(Arioso)和固定安排的詠唱調獨唱、二重唱或合唱組成。清唱劇題材可以宗教故事或世俗題材為主,也有以抒情、寓言或戲劇的方式來處理。它演出型態可從小型的室內清唱劇到大規模合唱與管弦樂伴奏的大型清唱劇。多數大型清唱劇是專為慶祝或紀念特別事件及節日而作。清唱劇出自義大利,它和全以樂器為主的奏鳴曲相對。十七世紀的義大利清唱劇是世俗音樂,在私人社交場合演出,由一人演唱配以持續低音伴奏。其演進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約於1620年左右,以簡單的反覆詠唱調(Strophic Arias)和單曲調的牧歌(Madrigals)為主,可由業餘或專業歌唱家演唱。單曲調牧歌對後來的似詠唱調發展極為重要,從它開始,朗誦調漸漸轉化為注重節奏控制的似詠唱調(Arioso)。單曲調牧歌的A A´ 形式也成為孕化詠唱調的溫床,並發展出較複雜的A B B´ 曲式或A B B´A´ 曲式,同時增加了樂段的格調對比。這時期最著名的清唱劇作曲家包括:卡契尼(Giulio Caccini, ca.1550-1618)、丹第亞(Sigismondo D´India, ca. 1580-1629)和藍迪(Stefano Landi, ca. 1586- 1639)。第二時期是從1630年至1640年,創作清唱劇的重鎮在羅馬,業餘歌唱家漸漸退出,全由職業或教堂歌唱家擔任演唱,有大型清唱劇出現,也有只由幾位歌唱家及小型樂團伴奏的短歌劇(Serenata)。它的音樂形式開始注意歌詞的結構及與朗誦調、詠唱調之間的音樂性分別。詠唱調較早期的形式長大,並發展出段式體裁(Two Strophes)。此時著名作曲家包括:羅西(Luigi Rossi, 1598-1653)、馬拉索尼(Marco Marazzolica, 1602-1662)、卡里西密(Giacomo Arissimi, 1605-1674)、契斯悌(Antonio Cesti, 1623- 1669)、斯泰法尼(Agostino Steffani, 1654-1728)和斯特拉德拉(Alessandro Stradella, 1644-1682)等。第三時期的清唱劇特色是反始詠唱調(Da Capo Aria)的盛行,雖然反始詠唱調在十七世紀時已被應用,但十八世紀的清唱劇可一連使用二至三首反始詠唱調,每一首之前都有一段朗誦調。管弦樂的伴奏形式增大,產生了新的和聲表現語彙及調子的應用技巧。義大利清唱劇不但在義大利流行,同時也吸引了義大利以外的國家。該時期最重要的作曲家包括:斯卡拉悌(Alessandro Scarlatti, 1660-1725)、波農契尼(Giovanni Bononcini, 1670-1747)、韓德爾(G. F. Handel, 1685-1759)、馬切洛(Benedetto Marcello, 1686-1739)、朴波拉(Nicole Porpora, 1686-1768)和亞道夫.哈塞(J. Adolg Hasse, 1699-1783)。此外,法國、英國和德國也有作曲家用其本國語言寫作類似義大利形式的清唱劇。但因為社會習慣及各國音樂演出的類型選擇不同,清唱劇其產量不如義大利多,在法國的作曲家包括:侃普拉(André Campra, 1660-1744)、孟岱克萊(Michel Montêclair, 1667-1737)、克雷蘭寶(Louis-Nicolas Clérambault, 1676- 1749)和拉摩(Jean-Philippe Rameau, 1676-1764)。英國的作曲家包括:佩普希(John Pepusch, 1667-1752)、斯坦利(John Stanley, 1713-1786)和陶瑪斯.阿恩(Thomas Arne, 1710-1788)。德國以宗教清唱劇為主,十七世紀時德國路德教會的經文歌(Motet)已發展出多節段的長大形式,除合唱外還有獨唱或二人對唱及樂器伴奏,這些長大的樂曲德文稱為宗教交響樂(Symphoniae Sacrae)及Geistliche Konzerte。在教會權威的支持下,聖詠調(Chorale)完全是以聖經故事為主題。其旋律常被用來作為新作品之定旋律(Cantus Firmus),同時它因受到義大利清唱調的影響,使用朗誦調、詠唱調和反始詠唱調的形式。宗教清唱劇的目的是為教會傳道及訓人。巴赫(J. S. Bach, 1685-1750)是德國最重要的清唱劇作曲家,他一生創作了許多宗教清唱劇,其中有二百多首仍流傳至今,他不但繼承了經文歌的傳統與技巧,同時也掌握了義大利世俗清唱劇及歌劇中之朗誦調、詠唱調的情感及戲劇表現精華。他的清唱劇喜愛大型合唱,但少數也有獨唱。從十八世紀後半葉至十九、二十世紀,清唱劇漸漸轉變為小型的神劇(Oratorio)。其內容多以世俗的古典文學或寓言故事為主題。神劇需要有力的管弦樂、合唱和獨唱之表現。十九世紀以後的清唱劇創作多數是為了參加法國舉辦的羅馬獎學金(Prix de Rome)而創作的,其目的強調傳統,但已失去了社會及宗教精神的原動力,所以後來歐洲大陸的作曲家較少創作清唱劇,只有英國仍有人創作,他們包括:培利(H. Parry, 1848-1918)、沙利文(A. Sullivan, 1842-1900)、斯坦德福(P. Standford, 1939-)、艾爾噶(E. Elgar, 1857-1934)、馮威廉斯(R. Vaughan Williams, 1872-1958)和布瑞頓(B. Britten, 1913-1976)。二十世紀的作曲家也用清唱劇的名稱,寫了多種不同形式的音樂作品,如巴爾托克(B. BartÓk, 1881-1945)的《Cantata Profana》(1930)、浦洛柯菲夫(S. Prokofiev, 1891-1953)的《Alsxander Nevsky》(1039)、魏伯(B. Weber, 1916-1979)的《op. 29》(1943)及斯特拉溫斯基]I. Stravinsky, 1882-1971)的《Cantata on Old English Text》(1952)。
參照: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清唱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Cantata
作者: 周淑卿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清唱劇是巴洛克時期一種集錦式的聲樂曲,通常由數樂章組成,例如以宣敘調、詠嘆調、二重唱和合唱等不同的樂章,以一首前後連續的歌詞組合而成清唱劇。其歌詞可以是抒情的、戲劇式的、世俗的或宗教性的。Cantata的原意是「聲樂的」,與意謂著「器樂」的sonata相反,具有神劇的性質,但是比較不那麼精密。清唱劇的處理可能是抒情詩式的、諷諭式的或戲劇式的(雖然幾乎未曾真正搬上舞臺),由小規模的、只由幾位演唱者和少數伴奏的室內樂清唱劇,到大規模、有合唱和管絃樂伴奏型態的清唱劇。
  清唱劇起源於十七世紀義大利,是單音音樂,起先歌詞的各節皆用相同低音,而人聲使用不同的旋律。後來採用的形式包含小宣敘調、朗誦調、中間隔以過門。一七○○年以後,標準形式變成用一段詠嘆調連接兩首相連的宣敘調;十八世紀即採用此種形式,認為既方便又適於表達演唱者的技巧與情感。巴洛克時期德國的作曲家著重教會清唱劇,並加入管絃樂和合唱,用詩文敘述聖經章節,以適合教會的各種慶典。巴哈(J.S. Bach)的清唱劇通常以賦格風的合唱開始,接續若干詠嘆、宣敘調,再以一段合唱結束。
  歌詞方面,在義大利以外的地區,如英、法、德語系國家多以本國語填詞,尤其在一七○五至一七三○年之間,法國產出大量的清唱劇,主要配上世俗性的歌詞,特別受到注意。
  清唱劇自巴哈之後,開始與神劇相混,較不易區別。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以後,清唱劇與交響曲相結合,又有全新面貌出現;如貝多芬的合唱交響曲、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1809~1847)的讚美詩交響曲、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的千人交響曲。而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清唱劇則為卡爾‧奧福(Karl Orff)的〔布蘭詩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清唱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