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漁簍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捕魚是阿美族僅次於農業的生產活動,也是男子的工作,在東部海岸山脈兩側的阿美族捕魚的方法主要有兩大類:1.海岸山脈東邊的海岸部落以海上捕魚為主。2.海岸西側的部落則以河溪捕魚為主。漁簍主要是用沿岸及河溪捕魚之用。
知識 1:
男子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漁簍
分類: 物料工具和裝備:漁撈用具:漁簍
功能用途: 漁具
學域-大分類: 人類-民族
文化區: 南島語族區
族群: 阿美(Amis)
紀錄類別: 民族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簡介:
漁簍,是臺灣原住民從事漁撈的常用必需品之一,沿海或溪河的小型捕撈、撿拾魚蝦蟹貝類等,皆需用束口漁簍盛裝收集,以方便陸續的漁獲。
知識 2:
" 漁簍,是臺灣原住民從事漁撈的常用必需品之一,沿海或溪河的小型捕撈、撿拾魚蝦蟹貝類等,皆需用束口漁簍盛裝收集,以方便陸續的漁獲。 PaiwanIntroductionFish trapsFish traps were considered essential items among Taiwan’s indigenous tribes that carried out fishing as part of their livelihood. These traps were placed along the coast or in a stream or river for small-scale fishing of fish, shrimp, crabs and shellfish. Such traps were tapered to hold in the catch and allow it to accumulate."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漁簍
學域-大分類: 人類-民族
文化區: 南島語族區
族群: 排灣(Paiwan)
紀錄類別: 民族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