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激發狀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tates of Arousal
作者: 陳長益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一般人受到感覺剝奪時,其認知功能會被破壞(參見「感覺剝奪」);但是,太多的感覺刺激(例如處在太多的噪音或騷動的情境)卻會使其無法清楚的思考。這就說明了最佳認知功能的刺激層次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海伯(D. Hebb)解釋刺激層次和認知功能之間的關係,係依激發理論的脈絡而來。
  激發理論涉及網狀活化系統的功能,此系統大約一隻手指大小的區域,位於腦幹-脊髓的正上方、視丘和下視丘的正下方。在睡眠、注意,以及情緒性行為的過程中,會有網狀活化系統涉及其中。
  根據海伯所述,因感覺接收器受到刺激而產生的神經衝動有二種功能。第一種功能是線索功能:感覺刺激造成衝動,由感覺接受器開始運行,上達脊髓的感覺徑路,到不同的投射區,最後到達腦皮質的某個區域。此種刺激的功能使有機體由環境中獲得資訊。
  感覺衝動的第二種功能是激發功能:在脊髓的感覺徑路上有側枝分到網狀活化系統。當感覺資訊延著路線到達大腦皮質時,會經由這些側枝影響網狀活化系統,並促使該系統增加活動。這種感覺衝動增加網狀活化系統活動的傾向,就是刺激的激發功能。
  網狀活化系統的活動量可作為激發狀態的指標;網狀活化系統的活動量愈大,激發的程度就愈高。通常是以腦波圖來測量激發狀態的程度。因此,腦波圖被視為可以反映網狀活化系統的活動情形。非常慢的腦波圖型態表示睡眠,也表示柱網狀活化系統中較不活動的時期。一個非常放鬆的人的腦波圖型態,大約每秒八至十個循環的節律波,而興奮的人有非常快速的腦波活動或相當高的激發狀態。
  一般相信,網狀活化系統刺激腦皮質,因而產生了電流活動的基礎。若無此基礎的話,感覺衝動進入腦部的線索功能就會喪失。多年來,研究者一直相信刺激的激發功能造成網狀活化系統,以不特定的電流活動衝擊全部的腦皮質。然而,現今則相信某些刺激會激起網狀活化系統的某些部分,以刺激腦皮質的若干部分。例如,視覺刺激會造成網狀活化系統,只在大腦的枕葉部分增加電的活動。大體上來說,網狀活化系統為了接受環境中的資訊,並對之行動,而在大腦中準備了高級的處理中心。
  海伯創立了關於激發狀態程度和表現間關係的理論。他認為為了使刺激的線索功能有完全的效果,必須有網狀活化系統所提供的最佳的激發層次。當激發的層次太低時,如有機體睡覺時,傳達到大腦的感覺資訊就無法被利用。同理,當激發狀態的程度太高時,由大腦皮質分析的資訊太多,而產生衝突的反應及無關的行為。因此,最佳的腦皮質功能不需要太高或太低的激發狀態層次,才能獲得最佳的表現。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激發狀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