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無調性音樂 - 教育百科
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tonality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音樂名詞。與調性音樂相對立,這種音樂出現於二十世紀初期,它摒棄傳統調性音樂使用的緊張與解決「屬音與主音和聲」關係,不以大、小調來限制和弦的選擇與進行。建立無調性音樂的先驅者荀貝格(A. Schönberg, 1874-1951),他的目的是解放和聲,主張音階中十二個半音都能獨立及自由地運用,消除不協和音必須要解決的觀念。從歷史的觀點來看,無調性音樂的觀念其實是沿著西方傳統逐漸發展成形的。十八世紀早期的作曲家,已開始利用連續轉調或半音暫時掛留的技巧,來造成調性暫時不穩之感覺效果,巴赫(J. S. Bach, 1685-1750)的《半音幻想曲》(Chromatic Fantasy)便是一例。後來華格納(R. Wagner, 1813-1883)更進一步把這種技巧發展到極至。到了德布西(C. Debussy, 1862-1918)時,他建立獨樹一格的印象派音樂。利用三全音及全音階造成不穩定的和弦及音樂色澤效果。這些都可以看成是無調性音樂出現之前兆。荀貝格是第一位正式提出及有系統發展無調性音樂理論之作曲家,他早期的無調性音樂作品,大量使用半音階及厚密的音程配置,完全脫離古典的和聲理論與規則,1921-1923年他建立十二音列 ── 系列音樂理論與技巧(Twelve-Tone Serial Technique)。無調性音樂的高潮是在1960-1970年間,其後熱潮漸退,荀貝格的傳人貝爾格(A. Berg, 1885-1935)實驗了無調性與調性音樂的混合應用,擴大半音系統的範圍及應用,Pantonality就是指這種作曲法。
參照: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無調性音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