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燕樂 - 教育百科
ˋ
ˋ
yàn yuè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àn yuè
解釋:
1.燕飲時所用的音樂。《周禮.春官.鐘師》:「凡祭祀饗食奏燕樂。」
2.俗樂。唐代以先王之樂為雅樂,新聲為清樂,合番部為燕樂。
注音:
漢語拼音: yàn lè
解釋:
1.安樂。《詩經.小雅.鹿鳴》:「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2.追逐宴飲酒色之樂。《漢書.卷一○.成帝紀》:「其後幸酒,樂燕樂。」唐.顏師古.注:「燕樂,燕私之樂。」唐.韋應物〈樂燕行〉:「良辰且燕樂,樂往不再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燕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陳章錫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燕樂也寫作「宴樂」、「讌樂」。隋唐以前,燕樂本指宴請賓客時專用的宮廷音樂,後來逐漸成為宮廷中與雅樂有別的俗樂之總稱,在宴飲、遊樂、欣賞、禮儀等場合演奏。如周代的燕樂用於讌享賓客,也稱房中樂,其涵義略同東漢以後的食舉樂。隋、唐時代的「燕樂」,是在各民族的民間舞蹈基礎上興盛發展起來的一種宮廷宴享音樂。故通常將漢魏六朝階段的俗樂稱為 「清樂」,隋唐五代階段的新俗樂稱為「燕樂」,體現在樂器、樂曲、表演形式等方面,有西亞音樂特徵的加入。而隋唐燕樂所以能繁榮興盛,一方面因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因為宮廷的愛好。隋文帝開皇初,燕樂按音樂來源和樂隊編制分為七種,稱為「七部樂」,即是國伎、清商伎、高麗伎、天竺伎、安國伎、龜茲伎、文康伎。其他邊疆民族樂舞和百戲雜樂也歸於燕樂。
  隋煬帝大業中,重新調整為「九部樂」,即清樂、西涼樂、龜茲樂、天竺樂、康國樂、疏勒樂、安國樂、高麗樂、禮畢樂,增加的是「康國樂」和「疏勒樂」;唐武德初仍設九部樂,與此小異。唐太宗貞觀十六年(642)設「十部樂」,即是燕樂、清商樂、西涼樂、天竺樂、高麗樂、龜茲樂、安國樂、疏勒樂、康國樂、高昌樂,增補燕樂及高昌樂,去掉禮畢樂。上述除燕樂、清商樂和禮畢樂是中原傳統音樂,其餘各部都是外族音樂。狹義的「燕樂」是唐太宗曾命張文收編制,用於比較莊重的場合,屬「十部樂」中唯一編創的音樂。
  「燕樂」是以漢族的歌詞和內容為主,融合多民族的音樂精華,並吸收若干民族的民間樂器,為以後更廣泛地融合各民族音樂創造了先例,故燕樂成為唐宮廷樂舞中占主導意味的音樂,常在宴享時演奏。狹義的燕樂後來成為遼國的「大樂」,北宋教坊燕樂於靖康後入金,稱為「散樂」,遼、金又以大樂、散樂與本民族、其他民族之樂合稱燕樂。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燕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