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牧歌 - 教育百科
ˋ
mù gē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ù gē
解釋:
  1. 泛指以放牧生活情趣為題材的詩歌或樂曲。
    【例】從牧歌中可以略窺草原的生活景像。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牧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ù gē
解釋:
泛指以鄉村生活情趣為題材的詩歌和樂曲。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牧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adrigal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音樂類型名。一、十四世紀的義大利田園詩歌;它通常有二或三段,每段有三行,在第二或第三段之後接上二行過門,形成aba、bcb、dd、abb、cdd、ee等的詩體形式。每一行又含有七到十一個音節。義大利最早的牧歌資料現存在義大利北部和佛洛倫斯省一帶。公元1340∼1440年間的音樂手稿中,牧歌音樂是用十四世紀的記譜法記錄,歌曲多為二聲部(偶而也有三聲部),高音部的旋律,使用相當多的裝飾音,當時著名牧歌作曲家包括:義大利北部的卡西亞(Giovannida Cascia)、波洛亞(Jacopo de Bologna)和佛洛倫斯的藍迪尼(Francesco Landini, c.1325-1397)。1370年之後牧歌漸為敘事曲(Ballata)取代,1400年後其產量更少。二、十六世紀的一種詩歌,許多音樂家喜用它來創作。它也許和十四世紀的牧歌有點關聯,但在年代上卻有兩世紀之差距。十六世紀的牧歌只有一段,押韻方式極為自由,七和十一個音節的詩行可自由交換。因只有一段看來極像短歌(Canzone),有些歌詞是模倣短歌形式,有些卻和敘事曲或十四世紀的短歌相似,它使用詩人培特拉克(F.Petrarchan, c. 1304-1374)的詩歌形式來創作,注重簡潔,強調戀愛歡樂的內容與優美的歌詞,這些特質都影響到後來的牧歌。三、自1520年到十七世紀中期的牧歌是複音音樂,無伴奏風格。第一本牧歌歌集出版於1530年,其中有許多歌曲都出自佛洛倫斯(或與佛洛倫斯有關)的作曲家之手。如畢沙諾(Bernardo Pisano)、魏德樂(Philippe Verdelot,卒於1550年)、阿卡代特(Jacques Arcadelt, 1510-1568)和費思塔(Costanzo Festa, 1490-1545)等。歌詞形式除採用牧歌詩体外,尚有十四行詩及八行詩的形式。樂曲為四聲部,近似法國十六世紀早期的香頌風格。阿卡代特之四聲部牧歌《Primo Libro》是早期最著名的牧歌典例。他的牧歌風格是一行行的詩文配合整齊的和聲,點出優雅的模倣形式,表現適中、含蓄而雅緻。十六世紀中期後,威尼斯成為新牧歌創作重鎮,作曲家包括魏拉爾(Adrian Willaert),洛雷(Cipano de Bore)等,其作品風格較佛洛倫斯的結構嚴密,從五聲部到八聲部的結構都有,樂曲的表現非以平易為主,而是風格嚴肅,如果佛洛倫斯的牧歌與法國香頌相似,則威尼斯的牧歌可比喻為經文歌。1550年後,是這種牧歌的實驗期,帕勒斯特利納(G. P. Palestrina,ca. 1525-1549)、拉素斯(O. Lassus, 1532-1594)和孟特(Philippe de Monte, ca. 1521-1603)創作了不少大型聯篇式的牧歌,無論右半音的裝飾應用或節奏上都有新的改變。1560年中期鄉村歌曲(Villanella)的風格又再次被牧歌應用,因此牧歌的嚴肅性逐漸減弱,節奏轉變為明朗的舞蹈式節奏,和聲和終止樂段都清楚分明。田園牧歌為當時所流行,代表作曲家有噶布里埃利(Andren Gabrieli, c. 1510-1586)和殷階涅瑞(Marco Antonio Ingegneri, c. 1545-1592)等。1580年後,牧歌重鎮由威尼斯轉到羅馬,在國王阿爾方素二世(AlfonsoⅡ)宮廷中,許多來自各地的歌唱名手,為展示其技巧及藝能,作曲家寫了許多擁有高難度及複雜裝飾音唱法的牧歌供歌手演唱。羅馬時期最偉大的作品作曲家是馬倫齊歐(Luca Marenzio, c. 1553-1591),他的牧歌全為複音對位,無論在和聲或曲調的彩度選擇和對不協和聲的使用與控制上都達到最高水準,成為牧歌的古典典範。1580∼1590年塔素(T. Tasso, 1554-1595)與瓜爾里尼(Guarini)之田園詩極為流行,許多牧歌都用田園詩作歌詞,風格上也受到田園詩的影響,如傑楚阿爾鐸(Carlo Gesualdo, c. 1560-1613)和方塔納尼(Aigonso Fontanelli)都喜歡創作充滿情感的精短式牧歌。1600年左右,應用數字低音伴奏的牧歌開始出現,代表作曲家包括卡契尼(Giulio Caccini, 1548-1618)和噶里阿諾(Marco da Gagliano, 1582-1643)。孟特威爾第(C.Monteverdi, c. 1567-1643)1587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五聲部牧歌集,到1638年共五十一年間他共出版了八冊牧歌,他的收集含蓋了所有那時期的重要牧歌作品。牧歌隨著義大利的音樂家散佈至歐洲各地,拉素斯和孟特皆在德國發展,所以牧歌在德國也非常興盛,巴伐利亞的宮廷是歐洲最重要的牧歌中心地之一。波蘭和丹麥也有倣義大利的牧歌作品,在荷蘭還有牧歌集出版。法國和西班牙僅受到間接影響,但英國的牧歌發展卻非常特別,作曲家莫利(Thomas Morley, c. 1557-1603)於伊利莎白一世在位後期,極力倡導牧歌,這些義大利牧歌用英語翻譯後,極為悅耳且適合英國人的風格,早期英國牧歌多為模倣馬倫齊歐及短歌形式,後漸發展成另一種別具特色的英國牧歌,重要的作曲家包括:威克斯(Thomas Weelkes, 1576-1623)和威爾比(John Wilbye, 1574-1638)。牧歌從十六世紀早期開始,本為業餘音樂家的作品,甚至有些牧歌是由非音樂家作詞再請人寫曲。1540年起義大利開始有專門的音樂學校,如1543年成立威洛拿愛樂學院(Academia Filarmonica of Verona),對西方音樂發展極為重要。十六世紀末期牧歌開始專業化演出,並在戲劇、幕間舞或特殊場合演出。雖然標準的牧歌為無伴奏聲樂曲,但許多作品都被改編為有樂器(如魯特琴、鍵盤樂器或吉他等)伴奏的獨唱曲。
參照: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牧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Madrigal
作者: 羅基敏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牧歌」一字原為十四世紀義大利一種詩的形式,當時著名的義大利文學家如但丁(Alighieri Dante, 1265~1321)、佩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h, 1304~1374)、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 1313~1375)均有相當多的此類作品傳世;當時以此類詩寫成的歌曲亦使用同一名字。
  在音樂史上,牧歌的極盛時期在十六、十七世紀,雖然亦使用同一名稱,亦不乏以十四世紀的義大利文學經典詩作為歌詞,但此時的牧歌和十四世紀的牧歌在音樂內容上截然不同。十六世紀的牧歌的演進和當時其他的音樂種類並行,為多聲部的複音音樂合唱形式,由四聲部作品到五聲部作品,更於十六世紀後半逐漸走向主音音樂的方向。當時的作曲家們均曾寫作牧歌,如拉素司(Orlando Lassus, 1532~1594)、帕勒斯替那(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5~1594)、蒙台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等人。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裡,牧歌的音樂更經常使用半音進行,並以音樂來呈現歌詞的內容。十七世紀中葉以後,牧歌在義大利逐漸沒落,成為歷史名詞。
  牧歌自義大利傳到其他國家去,亦對其他國家的牧歌歌曲創作有所影響,其中尤以英國為最。在十六世紀裡,義大利牧歌作曲最先被翻譯成英文傳唱;之後,英國作曲家開始嘗試以英文寫作牧歌,其中代表性作曲家有孛德(William Byrd, 1543~1623)、莫利(Thomas Morley, 1557~1603)。十八、十九世紀裡,牧歌在義大利已經沒落,在英國卻一直是合唱團體鍾情的對象,至今依然。受到英國的影響,美國的合唱團體對牧歌亦非常喜愛。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牧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似詞 農歌、山歌、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