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牽罟 - 教育百科
ˇ
qiān gǔ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ān gǔ
解釋:
  1. 一種臺灣古老的捕魚方式。利用魚群最密集靠岸的時候,以小船將帶狀的漁網拖離海岸並將網放至海中,而漁網的兩端則固定在岸邊,魚群被攔截圍住後,岸上的人再協力將魚網拉上岸來。
    【例】由於漁獲減少,漁村經濟沒落,牽罟捕魚的方式已漸漸式微。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牽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ān gǔ
解釋:
一種臺灣古老的捕魚方式。利用魚群最密集靠岸的時候,以小船將漁網拖離海岸並將網放至海中,而漁網的兩端則固定在岸邊,魚群被圍住後岸上的人協力將魚網拉上岸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牽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han-ko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一種傳統捕魚活動。當魚群接近岸邊時,搭舢舨船出海將網撒下,再由岸上的人合力將網繩拉上岸,所獲由所有人共分。
    例如:牽罟倚索分魚有人有份,大肚分雙份。Khan-koo uá soh pun-hî ū lâng ū hūn, tuā tōo pun siang hūn. (牽罟只要靠到繩索便能分到好處,懷孕的人分雙份。)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牽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牽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