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犀牛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ī niú
解釋:
  1. →犀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犀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ī niú
解釋:
動物名。哺乳綱奇蹄目。身體笨拙,形狀似牛,頭略成三角形,頸短,鼻上有一或二個角,四肢粗大,每蹄有三趾,皮粗而厚,微黑色,全身幾乎無毛。角可入藥,亦可作武器。以草、樹葉、嫩枝為食。產於亞洲與非洲的熱帶。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犀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犀牛屬奇蹄目之大型獸類。雄性成體體長200~420公分,體重1000~3500公斤。體覆厚厚的皮甲,在額前及鼻端有皮膚特化的單角或雙角。犀牛為植食性,晨昏及夜間活動為主,白天多在休息。喜在水潭、泥沼活動,視覺差但嗅、聽覺佳。雄性6~10歲,雌性3~7歲成熟,懷孕期14~19個月,一胎通常一隻,哺乳期1~2年,生殖速度慢,壽命可達50年。
  現存犀牛共四屬五種,包括三種亞洲犀及二種非洲犀,五種犀牛之狀況如下:爪哇犀為具單角之亞洲犀,主要棲息在熱帶密林,除生殖外一般單獨活動,野外數量低於100隻。印度犀亦為單角之亞洲犀,皮褶上有圓塊狀突起,棲地包括長草地,沼澤及森林,數量約1700~2000隻。蘇門答臘犀為有雙角之亞洲犀,體小、體毛較長,為紅棕色,雙角均短小,尤其是鼻端的角,主要棲息在熱帶雨林、山區近水源處,數量約在390~540隻。黑犀牛為非洲雙角犀,上唇窄而下垂可捲食植物,主要棲息在草原與森林交會之灌叢,有時成小群活動。黑犀牛原有數萬隻,但在近20年內大量減少只剩2500隻,不到原數量5%,因此其保育也特別受到重視。白犀牛為非洲雙角犀,上唇方闊,棲地以短草、平原附近有灌叢及水源為主,數量約5000隻。所有犀牛均瀕臨絕種,其原因除棲地減少外,主要是中東地區使用犀角做為刀柄,及亞洲地區使用犀角做為藥用,而大量收購犀角,使犀角迭遭盜獵,數量快速下降。五種犀牛均列入CITES附錄一及我國野生動物保育法保育類動物,禁止任何商業交易。犀牛產製品持有人依法需向政府登記。見CITES,野生動物保育法,保育類動物。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犀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ai-gû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哺乳動物。體型大,外形像牛,頭部有一或兩個角,常作為攻擊性武器。以草、樹葉、嫩枝為食。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犀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相關閩南語 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