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獅 - 教育百科
播放
ˇ
部 + 10 畫 = 13 shī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一種性情凶猛的哺乳類動物。頭圓大,尾細長,雄性脖子上有長毛,吼聲洪大,號稱萬獸之王。
  2. 獅吼:比喻凶惡的老婆罵人的聲音。如:「河東獅吼」。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獅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ī
解釋:
  1. 動物名。哺乳綱食肉目貓科。多分布於印度及非洲一帶。身長約二、三公尺,頭圓肩闊,四肢強健,有鉤爪,尾細長。雄獅頭至頸部有鬣,雌獅體型較小,無鬣。營社會生活。以大型草食性動物為主食。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ī
解釋:
[名]
動物名。哺乳綱食肉目貓科。身長約二、三公尺,頭圓肩闊,四肢強健,有鉤爪,尾細長,末端有長的毛叢。雄獅頭至頸部有鬣,雌獅體型較小,無鬣。以大型草食性動物為主食,多分布於印度及非洲一帶。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ion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Panthera leo (Lnnaeus, 1758)
形態:
體色變異大,背部從淺黃褐色和銀灰色到黃紅色和紅褐色都有,腹部與四肢內側顏色較淡,尾巴末端的叢毛為黑色,雄獅的鬃毛發達,可用於爭鬥時保護頭頸部,通常為黃褐色或紅褐色,年老時鬃毛顏色會變暗、變黑;雄獅頭軀幹長170~250公分,尾長90~105公分,肩高123公分,體重150~250公斤,雌獅頭軀幹長140~175公分,尾長70~100公分,肩高107公分,體重120~182公斤。
分布:
阿拉伯半島到印度中部,非洲大部分地區。
生態習性:
喜居草原、疏林、開闊雜林和灌叢地,有時也會進入森林、半沙漠地區,甚至海拔5,000公尺的山區,平時行走速度每小時4公里,短距離快跑時時速可達50~60公里,視覺、嗅覺、聽覺均佳,夜晚與晨昏活動為主,白天也可能活動,一天不活動的時間高達20~21小時,一晚的活動距離約0.5~11.2公里,食物包括羚羊、牛羚、長頸鹿、水牛、鬛狗、斑馬等;族群密度約每2.6~50平方公里1隻,群居性,群體由血緣相關的雌獅和小獅為主,再加上1到數隻的雄獅組成,雌獅長大後留在群內,雄獅則會離群,先加入全是雄獅的單身漢群,再伺機加入新的雌獅群,群中雄獅會抵抗外來的雄獅,若有外來雄獅成功地取代群中原有的雄獅,則經常會殺死或趕走原來雄獅的子代,以使群中雌獅儘早再次發情,開始繁殖新雄獅的子代。獅群的大小4~37隻,一群的動範圍約20~400平方公里,其中有部分或全部為防衛的領域;雌獅終年可生殖,但通常群內雌獅的生殖相當同步,生殖間隔約18~26個月,但如果幼獅死亡,可在幾天內再生殖,懷孕期100~119天,一胎1~6仔,通常3~4仔,出生時體重1,300公克,有些個體出生時即睜眼,有些則要2週後才會睜眼,6~7個月斷奶,11個月起隨母獅出去覓食,30個月才可獨立,3~4歲性成熟,但成長持續到6年,圈養下壽命可達30年;P. l. persica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的瀕危物種,其他亞種則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二物種。
綱: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目:
食肉目(Order Carnivora)
科:
貓科(Family Fel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ai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哺乳動物。身長約二、三公尺,四肢強健,有鉤爪,尾細長。雄獅頭至頸部有鬣,雌獅體形較小,無鬣。分布在印度及非洲一帶。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獅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