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玉蜀黍 - 教育百科
ˋ
ˇ
ˇ
yù shǔ shǔ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ù shǔ shǔ
解釋:
  1. 植物名。禾本科玉蜀黍屬,一年生草本。葉互生,呈平行脈。雌雄同株,穗狀花序。通常每株有二至四個花穗,生於接近頂端的兩側,內有果實。果實亦稱為「玉蜀黍」,呈齒狀排列,可食用。種類繁多,如白玉米、黃玉米等。
    【例】玉蜀黍顆粒的膜不易消化,一次最好不要吃太多。 △包穀、玉米 ◎◎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玉蜀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ù shǔ shǔ
解釋:
植物名。禾本科玉蜀黍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單稈,無分枝,高一至四公尺,實心。葉互生,線狀披針形,具平行脈。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頂生,大型疏散圓錐狀,雌花序穗狀,生於主稈接近頂端的兩側。果穗也稱為「玉蜀黍」。品種繁多,世界各地均有栽種。也稱為「包米」、「包谷」、「包穀」、「苞米」、「棒頭」、「番麥」、「珍珠米」、「玉麥」、「玉米」、「玉茭」。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玉蜀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玉蜀黍
英文名: Zea mays
描述:
特徵如屬。

分布:
栽培種,於耕田或農家旁有少許逸出。</p>
作者: 楊遠波, 劉和義, 林讚標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相關閩南語 番麥 相關客家語 包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