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理氣一元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程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理氣一元論」係宋代學者張載所倡,他認為宇宙的根本是「氣」。其〔正蒙‧乾稱篇〕中指陳:「凡可狀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又〔正蒙‧太和篇〕亦稱:「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意謂宇宙萬物皆氣之凝聚,氣有聚散,卻無生滅。
  王船山在〔張子正蒙注〕中引申其說,指出:「蓋虛空者,氣之量,氣彌淪無涯,而希微不形,則人見虛空而不見氣,而不知凡虛空皆氣也。聚則顯,顯則人謂之有;散則隱,隱則人謂之無。究其實,則理在氣中,氣無非理,氣在空中,空無非氣。通一而無二者也。其聚而出為人物則形,散而入於太虛則不形。推本所從來,則陰陽者,氣之二體,動靜者,氣之二幾,體同而用異,則相感而動,動而成象則靜,動靜之幾 ,聚散、出入、形不形之從來也。」釋道兩家,略見不同。道家老莊認為虛能於無生有,是以無限生出有限。其實動靜有時而陰陽常在,而動靜者即此陰陽二氣之動靜,有限無限本是一體;動靜乃陰陽一體之兩面,動則陰變於陽,靜則陽凝於陰,非動而後有陽,靜而後有陰,乃從演化而探求本體。至於釋氏則認為太極本無陰陽,乃動靜所顯的影象,而性本清空,稟於太極,形有消長,生於變化,性中增形,形外有性,人不資氣而生,而於氣外求理,故以形為妄,而以性為真,終蹈入虛無。
  道家從時間追溯,以「有」生於「無」;釋氏從空間著想,認「有」表現在「無」之內。張載則主張有無只是一體,此體永遠在變。唯人之知,但見所變之有形,不識此在變之無形;而就知言,人亦只認此所感之知,不識在感之知。然據張載所言,所感在感是一,所變在變亦是一;宇宙中有知有不知,有能知有被知,而最後的本體則是合而為一的太和或太虛。
  在〔正蒙〕中,張載用「太和」代替太極,說明宇宙本體是一大和諧,在和諧中有動靜、聚散、清濁的變化;而變化的因子就是氣。氣之凝聚而靜時,謂之陰,氣之發散而動時,謂之陽;氣散開來充滿了空空洞洞的太虛,合起來便化為形形色色的萬物。故陰陽二氣,即太虛之實質;氣非生自太虛,太虛即氣,氣即太虛,太虛與氣實無二致。由此可知,張載所說的宇宙的本體,乃是太虛一元之氣。張載以易為宗,主張太極的究竟,說:「一物兩體,其太極之謂。」又說:「兩體者,虛實也,動靜也,聚散他,清濁也,其究一而已。」一之體立,故兩之用行,如水唯一體,則寒可為冰,熱可為湯,於冰湯之異,足知水之常體。於是可知所動所靜,所聚所散,為虛為實,為清為濁,皆取給放太和絪縕之實體;而絪縕之中,陰陽具足,故「萬物雖多,其實無一物無陰陽者。」
  張載對於宇宙本體之看法,係採陰陽合一、體用合一說。故他說:「陰陽合一,存乎道。」「合體與用,大人之事備矣。」唯張載於〔正蒙‧太和篇〕中又說:「天地之氣,雖聚散攻取百塗 ,然其為理也 ,順而不妄。」於「氣」之外又提出一個「理」來。談到氣與理的關係,張載認為氣之「聚散攻取」,雖百塗不同,然皆遵循一定的規律。如他在〔正蒙‧動物篇〕中所說:「生有先後,所以為『天序』;小大高下,相並而形焉,是為『天秩』。天之生物也有 『序』,物之既形也有『秩』。」故物之生,有一定的次序,即「天序」,物之成,有一定的結構組織,即「天秩」;「天序」與「天秩」即其所謂的「理」。生物成物固有所謂的「理」,氣之所以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之所以不能不復散為氣,而入於太虛,所以有這種「不得已而然」的變化,也是循這個「理」而已。由是可知張載所說的「理」,乃是指「氣」之變化的規律秩序而言 ;同時也顯示「理」即在「氣」中,「理」與「氣」並不對立。張載由「陰陽合一」推衍而出的「理氣一元論」,與程、朱的理氣二元論顯有不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理氣一元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