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瓜田李下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uā tián lǐ xià
解釋:
  1. 在瓜田綁鞋帶,在李樹下戴帽子。比喻容易讓人引起懷疑的舉動等。語出漢.無名氏〈君子行〉。
    【例】管理公家的錢財一定要謹慎,千萬不可有瓜田李下之嫌。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瓜田李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uā tián lǐ xià
解釋:
比喻容易引起懷疑的場合。參見「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條。《北史.卷四七.袁翻傳》:「今日傾過,有異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願得此心,不貽厚責。」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瓜田李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漢語拼音: guā tián lǐ xià
釋義:
在瓜田裡不彎身穿鞋,在李樹下不舉手整理帽子。語本無名氏〈君子行〉。後用「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懷疑的場合。
典源:
無名氏〈君子行〉(據《樂府詩集.卷三二.相和歌辭七》引)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1>,李下不正冠2>。嫂叔不親授,長幼不比肩。勞謙得其柄,和光甚獨難。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髮,後世稱聖賢。 〔注解〕 (1) 納履:穿鞋,指彎腰做穿鞋或整理的動作。履,鞋子。 (2) 正冠:扶正帽子。指伸手整理帽子。冠,音ㄍㄨㄢ,帽子。
典故說明:
「瓜田李下」是一句很常見的成語,經常是以「瓜田李下之嫌」的型態出現,可見這句成語和「嫌疑」很有關係。在《樂府詩集.卷三二.相和歌辭七》中收錄了一首〈君子行〉,這首詩就是在告訴世人君子當有的舉止行為,所以開頭幾句就說了:「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意思就是說:君子為人要光明磊落,因此要儘量避開一些會引起別人猜疑的舉止。這種舉止就像走經瓜田,如果彎腰去整理鞋子,就難免會讓人懷疑:是否在借此來掩飾偷摘瓜果的行為呢?同樣的,走到李子樹下,如果舉手來整理頭上的帽子,難免會讓人起疑:是否在借此而偷採樹上李子呢?如果我們走經瓜田不納履,來到李樹下,不正冠,自然就不會引人猜疑了。後來就從這首詩演繹出「瓜田李下」這句成語,成為「惹人嫌疑」的代稱。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容易引起懷疑的場合。
使用類別
用在「遭受質疑」的表述上。
例句
  1. 考試時東張西望,就難免有瓜田李下的作弊嫌疑。
  2. 我處事光明磊落,為所當為,無懼瓜田李下之嫌。
  3. 這次弊案,凡有瓜田李下之嫌的人,都被警方傳訊了。
  4. 她做事十分謹慎,絕不讓自己處於瓜田李下的情況中。
  5. 這事本與我無關,只因瓜田李下,招惹了許多閒言閒語。
  6. 為了避免瓜田李下惹是非,經理從不單獨與女同事出遊。
  7. 他是真心誠意在幫助寡嫂的,你們真不應該瓜田李下亂懷疑。
  8. 他曾出現在案發現場附近,所以警方認為他難脫瓜田李下之嫌。
  9. 自從先生過世後,為了避免瓜田李下,好交際的她深居簡出,謹言慎行。
書證:
01.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五:「遇日暮,懼獲瓜田李下之譏。望君之容,必是賢者,是以停留,依憑左右。」
02.《北齊書.卷四二.袁聿修列傳》:「今日仰過,有異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願得此心,不貽厚責。」
03.《三俠五義》第五二回:「我家中並無多餘的房屋,而且又無僕婦丫鬟,使怨女曠夫未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辨識:
近義成語
薏苡之謗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瓜田李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