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皴 - 教育百科
播放
ˊ
部 + 7 畫 = 12 cū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ūn
解釋:
  1. 皮膚因寒冷而皺縮、乾裂。
    【例】天冷,她的臉凍得都皴了。
  2. 皮膚上聚積的泥垢或脫落的表皮。
    【例】不愛洗澡的小弟經常有一脖子皴。
  3. 一種國畫畫法。國畫山水樹石中,表現凹凸陰陽之感及線條、紋理、形態等的筆法。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ūn
解釋:
[動]
1.皮膚皸裂。唐.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詩七首之一:「中原無書歸不得,手腳凍皴皮肉死。」
2.皺縮。宋.張炎〈采桑子.西園冷罥秋千索〉詞:「雨過花皴,近覺江南無好春。」
[名]
1.皮膚上聚積的泥垢或脫落的表皮。如:「一脖子皴」、「一身子皴」。
2.一種國畫表現紋理的畫法。參見「皴法」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