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目標設定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oal Setting
作者: 張景媛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目標設定是指個人根據其所設定的目標而調整他的行動。此種說法主要是由洛克(E.A. Locke)在一九六八年時提出。洛克認為目標有助於引起個人的注意力,促進努力,延續工作毅力,並使個人願意發展策略以達成目標。目標設定的方式分為指定(assigned)、參與設定(participatively set)和自我設定(self-set)三種。洛克早期和同事做了一系列有關目標設定的研究,獲得下列結論:(1)對一個人的工作表現具有最直接及立即影響力的因素是個人的目標和意向;(2)外在的誘因可以透過個人的目標和意向而影響行動;(3)個人情感的反應是個人在評估其表現後所引起的。
  在一九八一年時,洛克等人探討自一九六九年到一九八○年期間有關目標設定的研究,得到下列重要結果:
1.特殊的、難的或較有挑戰性的目標,比簡單的或是模糊的(如do your best)目標較能引起好的工作表現;2.目標難度、目標特殊性和工作表現之間有正相關的關係;3.指定、參與設定及自我設定三種目標設定的方式,何者對於工作表現有較佳的效果並無定論,但一般而言,對於年齡較大或教育程度較高的受試者,以使用參與設定和自我設定為宜;4.當受試者覺得所分派的目標根本不可能達成時,其工作表現就會降低;5.要使分派的目標能發揮效果,受試者願意接受此項目標定必要的條件;6.在目標設定時,若能讓受試者參與,將使受試者較願意接受所指定的目標;7.高成就需求者比低成就需求者更能接受所指定的目標,不但工作努力,而且工作表現亦較佳;8.目標設定和給受試者回饋,對於改善工作表現都是不可或缺的,亦即目標設定和回饋兩者是相依的;9.參與設定的目標能增進工作表現,主要是透過兩個因素:認知的協助(如提供有關此項工作的訊息)及動機的協助(如實驗者支持的態度可增進對目標的接受)。目標設定最初大多用在企業方面的研究。後來教育方面也逐漸引進目標設定的研究方法,所得結果也多能支持洛克的觀點。近年來,運動訓練方面亦採用目標設定的方法,發現對於個人封閉性的項目(如游泳、射箭、田徑等)也有良好的效果。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目標設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