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知之型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ways of knowing
作者: 潘世尊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知之型式(ways of knowing)指個體獲取知識的方式,所涉及議題屬哲學認識論(epistemology)之範疇。自古以來,不同學者對於個體知識獲得之方式與決定機制,常有不同看法。舉例來說:經驗主義(empiricism)論者認為知識獲得取決於個體感官所覺察到的事實,理性主義(rationalism)論者卻強調真理來自於個體理性的運作,因感官經驗並不可信。德國哲學家Immanuel Kant(1724 – 1804)之主張則調合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認為人類乃透過感官與理性之運作而獲取知識。具體言之,他認為感官經驗對個體知識之獲得為必要,惟個體須透過具「先驗」形式的理性之運作,方能將經驗轉化為知識。而由於理性具「先驗」之形式,因而會限定個體對經驗加以轉化之形式和結果。與此類似,20世紀著名學者Jean Piaget (1896 –1980)也主張個體會透過腦海中先天的「認知結構」組織他所感知到的經驗,進而產生知識。然而,處於不同發展階段個體之認知結構具不同特質,因而會決定個體處理外在經驗的方式與結果。   除了上述,也有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認為個體會透過直覺(intuition)、靈感(inspiration)與天啟(revelation)等方式獲得知識。再者,有學者指出個體在社會生活及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可能不自覺的承繼自身週遭之文化傳統與習俗知識,或接受具權威力量所傳達之種種觀念。另針對實務知識之取得,有學者強調實作經驗及實作後的反思,乃不可或缺之途徑。古希臘學者Aristotle(384 BC – 322 BC)之實踐哲學(practical philosophy),對此即有深入闡述。   綜合上述,「知之型式」乃個體獲取知識之方式,涉及個體知識獲得之決定機制及可能途徑(含某一類型知識獲取途徑)之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不同學者論述的焦點與回答可能不同。此種情況,反映人們獲取知識之方式,乃一複雜且涉及多重因素之課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知之型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