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石榴 - 教育百科
ˊ
ˊ
shí li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í liú
解釋:
  1. 植物名。安石榴科安石榴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原產於地中海岸。高約二至三公尺,葉為長橢圓形或倒卵形。五月開紅色花。果實亦稱為「石榴」,為球形,深黃色。
    【例】石榴的果實,吃起來別有風味。 △百花王、丹若、若榴、安石榴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石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í liú
解釋:
植物名。安石榴科安石榴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原產地中海沿岸。高二至三公尺,葉具短柄,對生或叢生,長橢圓形或倒卵形。五月開花,一至五朵頂生,萼筒管狀或鐘形,紅色或黃色,花單瓣或重瓣,朱紅色罕白色。果也稱為「石榴」,球形,深黃色或朱紅色,熟時開裂,種子之外種皮肉質,可食。也稱為「百花王」、「丹若」、「若榴」、「安石榴」。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石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ia̍h-liû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瓜果植物。高約二至三公尺,葉具短柄,對生或叢生,為長橢圓形或倒卵形。果實熟時會自行裂開,種子多漿,可食。
    例如:七月七,龍眼烏,石榴必。Tshit gue̍h tshit, lîng-gíng oo, sia̍h-liû pit. (七月七,龍眼黑,石榴裂。意為七月是龍眼和石榴成熟的季節。)
  2. 石榴
音讀: Tsio̍h-liû
屬性: 附-地名-火車線站名
解釋:
  1. 附錄-地名-火車線站名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石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相關閩南語 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