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砒霜 - 教育百科
pī shuā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ī shuāng
解釋:
  1. 三氧化二砷。白色粉末,或帶黃色與紅色。性毒,食之能致死。可製殺蟲劑、滅鼠劑。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砒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ī shuāng
解釋:
即三氧化二砷。白色粉末,性毒,食之能致死。曾用於製成殺蟲劑、滅鼠劑。現有用於白血病的治療。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砒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hi-sng
又音: phînn-s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三氧化二砷。毒性很強能致死,白色粉末,沒有特殊氣味,與麵粉、小蘇打粉等很相似,易誤食中毒。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砒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