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破陣樂 - 教育百科
ˋ
ˋ
ˋ
pò zhèn yuè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ò zhèn yuè
解釋:
唐代三大樂舞之一。本為唐初軍中樂舞,原名「秦王破陣樂」,李世民所作,後發展為大型武舞曲,遠近聞名,曾更名為「七德舞」。後只沿用為詞牌名。也稱為「破陣子」、「十拍子」。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破陣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o Chên Yüeh
作者: 劉鳳學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樂名。唐朝(西元618∼西元907)樂舞之一。又名《七德舞》、《秦王破陣樂》、《神功破陣樂》、《小破陣樂》、《破陣子》。分屬「坐部伎」與「立部伎」,也是「十部舞」之第一部「讌樂」中,四首樂舞之一。曾以雅樂型態,用之於郊祀及宗廟祭祀。該舞源自唐太宗(西元626∼西元649)作秦王時,征戰勝利,士兵及民眾歡呼歌唱之曲。太宗即位後,於貞觀元年(西元627)正月初三,歡宴群臣,首次於宮廷表演該樂。令魏徵(西元580∼西元643)、虞世南(西元558∼西元638)、褚亮、李百藥(西元565∼西元648)改製歌詞。貞觀七年(西元633)太宗親製《破陣舞圖》,由起居郎呂才(約西元600∼西元665)排練。舞者一百二十人,披甲執戟,按舞圖,左圓右方,先偏後伍,魚麗鵝貫,箕張翼舒,交錯屈伸,首尾迴互。舞分三變,每變為四陣,來往疾徐擊刺之象,以應歌節,象戰陣之形。是年演出,觀者見其抑揚蹈厲,莫不扼腕踴躍,凜然震竦。加之雜以龜茲樂,雷大鼓,聲振百里,動盪山谷。有十餘少數民族之官員,自請參予舞蹈,久而乃罷。自此,每有大慶典,必演出該舞。顯慶元年(西元656)正月,改《破陣樂》為《神功破陣樂》。麟德二年(西元665)十月頒佈:凡郊廟享宴等所奏宮懸,其中武舞用《神功破陣樂》。舞蹈與音樂為配合祭祀禮儀,作了適度的調整;音樂由五十二遍改為二遍,舞者六十四人,以八佾之制列入雅樂。當「十部樂」制建立時,太常寺太樂署協律郎張文收(?∼西元670)將《破陣樂》納入「十部樂」之第一部「讌樂」。「讌樂」中之《破陣樂》,舞者四人,不持舞器,著緋綾袍、緋綾褲、錦標。音樂樂器有:玉磐一架、大方響一架、搊箏一、 箜篌一、小箜篌一、大琵琶一、大五絃琵琶一、小五絃琵琶一、大笙一、小笙一、大篳篥一、小篳篥一、大簫一、小簫一、正銅拔一、和銅拔一、長笛一、短笛一、楷鼓一、連鼓一、鼓一、桴鼓一、工歌二。「二部樂」制建立時,一百二十名舞者之《破陣樂》屬「立部伎」,四名舞者之《破陣樂》屬「坐部伎」。玄宗(西元712∼西元755)時代,曾用數百宮女舞《破陣樂》。該舞於西元701年(又一說為西元703年)傳入日本,樂舞譜保存至今。日本稱其為《皇帝破陣樂》或《皇陣樂》。舞者四人或六人,不持舞器。日本亦另有《秦王破陣樂》,係四人舞,持舞器。劉鳳學於1983-1984年,在英國劍橋,根據畢鏗博士所譯之《皇帝破陣樂》之樂譜,重建此樂舞,並用拉邦舞譜書寫。於1993年由四名新古典舞團舞者,首演於臺北市,國家戲劇院。
參照:
《新唐書.禮樂志》、《大日本史》、《雅樂》、李小華《劉鳳學訪談》、L. R. E. Picken《Music from the Tong Court》.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破陣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作者: 陳章錫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破陣樂又名七德舞,表現戰爭生活及李世民的軍事思想。是唐代立部伎、坐部伎中最著名的舞蹈,變化較多,影響較大,應用範圍廣泛。原是根據一首群眾創作的歌舞曲[秦王破陣樂]所編制,據[隋唐嘉話]卷中:「太宗之平劉武周,河東士庶歌舞於道,軍人相與為秦王破陣樂之曲,後編樂府云。」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黃袍加身,歡宴群臣,於貞觀元年(627)首次在皇宮奏起莊嚴的秦王破陣樂,爾後宴會必奏之。貞觀七年,李世民根據多年戰陣生活的體會,編制[破陣樂舞圖],詔魏徵、虞世南等為之歌詞,因名七德舞。「七德」據[左傳.宣公十二年]記載,是指禁暴、戢兵、保大、保功、安民、和眾、豐財。又命宮廷樂官呂才編成「破陣樂」舞蹈,加以排練,數日而就。原圖已佚,其文字描述據[舊唐書.音樂志]記載:「左圓右方,先編後伍。魚麗鵝鸛,箕張翼舒。交錯屈伸,首尾回互。」在立部伎中,舞者一百二十人,身穿銀飾盔甲,手持戟,舞蹈隊形左圓右方,前有戰車,後有隊伍,時而變橫隊如魚群比次而行成魚麗陣,時而變縱隊前後相隨成鵝鸛陣,有時中間成箕形張開,兩翼舒展,隊伍時屈時伸,相互交錯,最後首尾相應,連接一起。全舞分三大段,每段四次變化陣勢,伴奏用大鼓,樂調有龜茲聲,快慢的擊刺動作和著雄壯的歌聲,具有濃厚的戰鬥氣息和雄壯的氣勢,頗能表現李世民執政初年的興盛氣象。秦王破陣樂原係來自民間,又入歸民間,其巨大的藝術感染力和政治感化力,原不僅局限在樂舞本身,而是寓有唐太宗的樂舞思想。第一,是指樂與政通,若百姓安樂,金石自諧。第二,是指人和則樂和,制樂陳其梗概而已,故臣子有請求在樂舞中圖狀破劉武周、竇建德等戰功者,太宗不同意。第三,所以被于樂章,表示不忘本,雖以武功定天下,終當以文德綏海內,仍企望以人和求樂和,總之,秦王破陣樂之指導思想不是「揚威」,而是「宣德」,所以內使氓庶咸歌,外使萬邦歸向。為著移風易俗,布教施化,有其寓教於樂之目的。高宗時,此舞改名「神功破陣」,用於祭祀的武舞,玄宗時,編入坐部伎中,仍然發揚蹈厲,聲韻慷慨。此舞在唐代流傳三百年,並傳到吐蕃、日本。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破陣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