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碳水化合物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àn shuǐ huà hé wù
解釋:
  1. 一般稱植物藉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其內部的水合成的物質。因該物質係由碳、氫、氧三種元素構成,且氫與氧之比例是2:1,與水的分子相似,故稱為「碳水化合物」,是生物體內的重要成分。如醣類即是一種碳水化合物。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碳水化合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àn shuǐ huà hé wù
解釋:
因該物質係由碳、氫、氧三種元素所構成,且氫與氧之比例是二比一,與水的分子相似,故稱為「碳水化合物」,是生物體內的重要成分。一般用以稱植物藉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其內部的水合成的物質。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碳水化合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arbohydrates
作者: 郭志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生理學名詞。又稱醣類。由碳(C)、氫(H)、氧(O)等三種化學元素組成。是碳和水的化合物之總稱。人體重要能量之一,根據結構的複雜性,可分為單醣、雙醣和多醣等三類,例如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砂糖和澱粉等皆屬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碳水化合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