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社區共同天線電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mmunity Antenna Television,簡稱CATV
作者: 朱則剛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是一種有線電視傳送系統,將電視臺廣播傳送的電視訊號,經由共同天線(Common Antenna,或稱共用天線)接收後,再經放大處理,並經由輸送線傳送至用戶家中,所傳送的是多頻道的高品質電視訊號,多採用收費服務的形式。此種系統通常用於範圍較小的收視不良地區,而電視用戶又比較集中的狀況,或用於大都市中大廈住戶。
  最早的社區共同天線電視系統發展於1940年代末期,電視發明後不久,美國有許多地區因地形關係,造成收視不良的情形,因此,便有人投資在社區附近的高處設置大型的社區共同天線,接收附近電視臺廣播傳送的電視訊號,將電視訊號放大處理後,再經由設置的輸送線路傳送至用戶家中,並對用戶收取接線費用及月服務費。這類的社區共同天線電視臺在1949年發明後,便持續成長,到1961年美國已有700個此類電視臺,而到1971年更增為2,750個,對6,000,000個美國家庭提供服務。在這段時期,社區共同天線電視臺所做的服務,純粹是對收視不良的家庭,提供共同天線所傳送的優良品質電視訊號,但是它只接收和由線路傳送附近電視臺所播放的電視節目,本身並不製作節目。
  到了1970年代,社區共同天線電視臺,開始播出自行製作的電視節目,本身也成為電視節目的訊源,而不再只是一個轉播系統。其播送的頻道也由早期的5至12個增為30至35個,而成為美國現行有線電視(Cable Television)的雛形。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社區共同天線電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