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社會支持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ocial Support
作者: 賴香如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社會支持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社會現象,主要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交流的結果。不同學者對社會支持的內涵和採用的測量方式也不盡相同。美國學者柯布(S. Cobb)從功能層面來解釋社會支持。他認為人類彼此交換訊息的過程,可使個人感受到被關愛、受尊重、有價值感和隸屬某個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等方面之滿足。這種解釋著重於社會支持對接受者心理上的影響。
  後來的學者則主張社會支持應包括情緒支持、實質支持和訊息提供等內容。豪斯(J.S. House)指出社會支持可分為情感性支持、實質性支持、知識性支持和評價性支持等四類。情感性支持乃有關同情心、喜愛、信任和照料的提供。實質性支持指的是提供者對需求者提供實際的幫忙和服務。知識性支持是針對個體在解決其所面對的困難時,提供者給予勸告、建議和知識性資料。評價性支持是採用回饋、社會比較或肯定的方式,以達到自我評價的目的。
  社會支持可來自自然和其他較正式的支援系統或團體。家庭成員和朋友網絡是最常見的自然支持系統。而正式的支持系統則常是由專業的照料者所組成,例如醫療專家、心理衛生工作人員、社團或俱樂部、宗教組織和自行籌組的自助團體等。
  多種社會心理方面的理論曾被應用來解釋社會支持之現象。諸如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個人控制理論(personal control theory)、社會整合理論(social integration theory)和差異性結構理論(theory of differential structural position)等。
  目前有關社會支持的研究朝向於探討社會支持與健康的關係。自一九六○年代開始,西方學者研究壓力對人類身心健康的影響,指出社會支持似有緩衝壓力的作用。隨之,社會支持成為學者探究健康時一個重要的議題。廣被引用的架構是豪斯所提出的主要效果和緩衝效果論。豪斯主張社會支持會影響一個人的壓力感受和健康狀態。通常,當個體的社會支持功能健全時,其對壓力的承受度較高,故壓力感受低,而健康狀態也較佳。另外,社會支持也能緩和壓力對身心健康的不良影響。有些實徵性研究為豪斯的架構提出了驗證性的資料。如何應用社會支持以增進大眾的健康,是公共衛生專業人員的未來目標。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社會支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