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神遇 - 教育百科
ˊ
ˋ
shén y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én yù
解釋:
心領神會,達到契合的境界。《莊子.養生主》:「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宋.張邦基《墨莊漫錄》卷一○:「凡用筆日益習熟,日有所悟,悟之益深,心手日益神妙矣。……此可以神遇而不可以言傳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神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陳章錫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神遇」意指進行藝術創作時,主觀精神與創造對象直覺合一、交融的心理狀態。「神遇」一詞原出自[莊子.養生主]中的談藝寓言[庖丁解牛]章,提到庖丁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使得解牛不再是血腥畫面,而是人世間最美麗曼妙的音樂和舞蹈:「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在出神入化的解牛技藝中,庖丁彷彿在進行一場無所繫縛的精神遊戲,但這並不是一蹴可及的,而是在技藝過程中,鑄進了多年長期實踐、反覆磨練的工夫,把知識、技巧消融於其中,最後才能如有神助。
   寓言中庖丁即自述說:「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可知過程有三階段,始解牛時所見無非牛,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最後上達無牛之境,而解牛時仍怵然為戒。他能從族庖、良庖,蛻變成今日的庖丁,關鍵即在於致虛守靜的工夫修養,才能由技入道。「神遇」即表現為主體心理的靜一不變,當進入技藝創作時,無目的而合規律的入神狀態,最後達到雖由人工但逼似自然天成的神妙化境。可見虛靜是深刻而準確地把握客觀事物的必要條件,亦即排除客觀干擾和主觀雜念,集中全力去掌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進行「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加工製作。無疑地,[莊子]文中所述的「未嘗見全牛」、「官知止而神欲行」,即可謂是一種胸中洞然無物的虛靜狀態。引申來說,技藝創造時的出神入化,就是取消心與物,心與手的距離,從而達到客觀對象、主觀感受、物質表達三者渾一的極致,由虛靜進入了物化。析言之,最初解牛所見無非牛,仍處在「以我觀物」的階段,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心與物的界限消失,物我兩忘,進入「以物觀物」的階段。得道之後純以神遇,心與手的距離消失,技藝對心的制約性解除,庖丁由技中見道,在手中直觀到自已的創作自由,達到自由審美的境界,所以會「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證諸後代畫論,如唐代符載[觀張員外畫松石序]說:「當其有事,已知遺去機巧,意冥玄化,而物在靈府,不在耳目。故得於心,應於手,孤姿絕狀 ,觸毫而出,氣交神漠 ,與神為徒。」文中所述的創作經驗,即脫胎於庖丁解牛「得心應手」的故事。其次,這種物、心、手三者同一的藝術創作經驗,也被宋代蘇軾加以吸收。如[書李伯時山莊圖後]說:「技道必須兩進,有道而不藝,則物雖形於心,不形於手。」又說:「求物之妙,如繫風捕影,能使是物了然於心者,蓋千萬人而一遇也,而況使是物了然於口與手者乎?」文中所述的「了然於心」即相當放莊子所述「未嘗見全牛」的心、物同一境界;而「了然於口與手」即相當放莊子所述「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得之於手」的心、手距離消失。最後,如清代鄭板橋[題畫]說:「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眼中之竹也。」更可說是對莊子「神遇」思想的補充和發展,突出「手」的表達對原始物象的能動改造,讓藝術創作著重於體現自然造化的氣韻生動及神妙化工之美。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神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