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福建南管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張渝役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福建南管與南曲、南樂、南音、管弦,同是傳流頗久的民間音樂,原本在福建南部使用閩南語地區流行,逐漸擴展到臺灣地區及海外華人使用閩南語的僑居地。
  南管的演奏與唱、說、舞都有相當的關係,且多與民間音樂結合。自清朝以來在泉州、漳州、臺灣,都有民間樂團的組成。
  福建南管樂團演出的曲目分成三大類:即「曲」、「譜」、「指」。「曲」是一種只唱不說的曲子,又稱為草曲或散曲,像〔出漢關〕這類敘事、寫景或抒情的曲子屬之。「譜」是有標題而且成套的曲子;每套曲子有三至十餘支曲牌,最著名的有〔四時景〕、〔梅花操〕、〔八駿馬〕與〔百鳥歸巢〕四套。「指」是較為複雜,包括曲本有詞、有工尺譜、有指法的套曲;最著名的「指」有〔一紙相思〕、〔心肝撥碎〕、〔自來〕、〔為君出〕、〔趁賞花燈〕五套。
  演出的樂器包括洞簫、笛(又稱品簫)、二弦、三弦、琵琶、小嗩吶、小鑼、木魚、銅鈴、小鈸、扁鼓等,是一種包括絲弦、吹管、打擊樂器在內,而且相當完整的樂團(隊)形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福建南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