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科學性的思考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cientific Thinking
作者: 張文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科學性的思考或是指一個人依據感官經驗而得的想法來進行思考,也有學者將之定義為依據現象、事實來論據其間的關係、評估發展、及至獲得結論的心理過程。在此是針對第二種定義來加以討論。
  具科學素養,長久以來一直是科學教育的主要目標,重點在於經由具備科學技能、知識和態度,而能成為負責任、有行動力的公民。隨著各時代的背景,知識發展程度的不同,科學素養所涵蓋的範圍也不同。在目前,由於大部分的行業與科學、技術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因此就將能進行科學性的思考,列為其中一個主要項目。
  不同的教育階段,強調的科學性思考訓練項目和層次各不相同。比如說在小學低年級階段,主要強調的是觀察、比較等項目;在中年級階段,主要強調的是測量、預測和初步推理;直至高年級階段,才著重論據關係、評估證據等項目。至於像科學、科技與社會的交互關係,則大多在中學或接受高等教育時才會強調。
  在一九六○至一九八○年代,由於教育改革而為中等學校發展出的物理科學研究會(Physical Science Study Committee, PSSC),生物科學課程研究(Biological Science Curriculum Study, BSCS),和化學研究(CHEM study)等課程,大多採用發問探究的模式來進行科學概念的學習。這種教學模式是假設,學生可經由模仿科學家進行探究活動的過程,來學得科學方法和科學性的思考。結果,學生確實由此知曉科學探求未知的精神,也體驗了探究科學問題的過程,但是學生們並未因此更具有科學性的好奇心。研究者提出的可能原因包括:時間、空間、經費的不足,難以將探究的實作經驗與探究的科學本質聯結起來,以及教師的高度權威減低了學習者進行探究活動的動機。
  由於科技發展下,環境問題加劇,以往是將環境教育課程的內容,帶入各自然科學科的概念,現在則改為將各自然科學的研習內容與環境議題連結起來,希望學生由解決各種科學技術所引發問題的過程中,來學習科學知識和培養進行科學性思考的能力。
  成熟的科學性思考須具備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的四個發展期中的形式思考過程。有研究者對進行科學性思考的過程,依據訊息處理的理論提出一個認知模型。學生通常在面對由老師、教科書或實驗手冊所提出,或者是自發性的問題時,運用其認知過程,建構出問題情境中各事件間的關係,同時又由其長期記憶區中蒐尋出相關的事實、原理和技能,來進行推理、探究。學習所得理論或模型最後又進入長期記憶區,供以後進行相關學習時使用。
  另外也有研究者主張在科學教學中,利用科學史來進行科學概念學習及訓練科學性的思考。比較有效的方法是讓學生了解科學概念的演變過程,而非只是講解或示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科學性的思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