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科學歷史主義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istoricism of Science
作者: 游雅廷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實徵論對知識的主體觀,視知識主體為「一外在存在且價值中立的實體」,由於邏輯理性所存在的客觀性,經由不同的儀器與技術及方法學的轉換系統,獲得檢證而得到相同的結果,科學歷史主義學派的孔恩(T.S. Kuhn)對實徵論此一假設,提出批判與挑戰,他認為外在的實體並非「價值中立的」,而是以當代科學族群的主張組成外在實體的結構,這種科學族群的價值稱為典範(paradigm)。孔恩認為典範是一種世界觀(world view),典範組成的元素有兩種:(1)語言符號表徵系統(symbolic generalization)。此系統組成科學族群的特色,使科學族群的每個人能經由符號表徵而達成溝通取得共識,建立起科學族群內共同的標準。(2)呈現表徵系統的模型(model)。此系統組成使用系統的程序與過程。孔恩模型為「基本單元」來說明典範,當模型不同時,相同的符號表徵經由轉換系統會產生不同的程序與不同的過程,此種模型代表不同的典範。以光的「粒子模型」與「波動模型」為例,係由於科學族群的世界觀不同,於是人類在「詮釋」「外在存在的實體」有所不同,因此孔恩認為「模型典範」是一種「價值」的判斷,典範的改變不能用理性加以詮釋。
  孔恩提出組成科學知識的學科矩陣(disciplinary matrix)含有下列四種組成:(1)科學族群歸納獲得的普適符號法則;(2)形成上述普適化符號法則的各種適用情境;(3)科學族群符號法則的轉換規則;(4)詮釋轉換後的法則須透過經驗內涵的檢證。孔恩認為早期的科學知識,是眾說紛紜的「前典範期」,逐漸的有某一典範對象的詮釋滿足當代科學族群的需求而具有強大的工具效益,進而被多數的科學族群所接受,此一時期成為「典範建立期」。
  孔恩認為典範的改變,是「非理性的改變」,改變的主因是「世界觀的改變」。他提出「三大主張」來支持其「非理性的改變」的說法:(1)邏輯的不能勝任(logical incompetence)。在不同的世界觀裡,遵守相同的表徵技術,相同的工具和過程得到「對」的結果,而不能判定誰對誰錯,因此真理的存在不能僅限於邏輯的考慮;(2)理論間是不能比較的(incompetable)。在不同的世界觀裡建立起不同的法則理論,因為彼此的假設不同所以不能比較;(3)不可共量性(incommensurability)。在不同的世界觀裡,建立理論,再取得經驗資料的支持,因彼此之間的標準不一樣而無法比較。
  孔恩認為科學知識的組成是「存在於典範中的實體」,他對科學知識的組成之主張面對以下挑戰:(1)不可共量性的使用,是在詮釋「理論」(theory)或「外在實體」(entities),若詮釋外在實體,則物質科學的同質性(homogeneous)高,而社會科學則異質性(heterogeneous)高,如何解釋?(2)概念名詞的尚未具共識性。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科學歷史主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