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科學管理學派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cientific Management School
作者: 黃昆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科學管理學派」是指經由科學、以科學方法推行一切管理工作,使之有計畫、有條理,而達成減少消耗、增加效能為目的之學說。此一學說由美國泰勒(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所倡導後,曾經推廣成為全美國、全世界的一項普遍運動,也是一種管理方法和態度上的精神革命。
  泰勒先後留學法國、德國及義大利,爾後受僱於米維利鋼鐵公司(Mivale Steel Company),歷經工人、書記、機械師、領班、製圖主任、總工程師等職務,經驗至為豐富。由於他對公司員工的浪費及無效率甚為注意,故他以在企業機構各級工作所吸取的經驗,發展出其著名的〔科學管理原理〕(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一九一一年輯印出版後,奠定其在科學管理學派的領導地位,並為行政理論化樹立了不朽的根基。其被譽為科學管理運動之父,實至名歸。
  根據韋勒斯(R. Villers)和謝文全的看法,泰勒的行政理論,主要由下列六個原則所構成:
  1.動作研究原則(motion study principle):以科學的方法,對工作時人體各部位的動作詳加分析研究,以達到三個目的:(1)找出最好的工作方法;(2)發現完成工作的最有效標準工具、設備與環境;(3)根據動作研究結果,來安置適合擔任某項工作的人選,使人事相適。
  2.時間研究原則(time study principle):以科學的方法,測量完成某項工作所需的標準時間,以達到二個目的:(1)確定工作的合理時間,明定合理化的績效標準,使成員不敢偷懶,藉以提高工作效率;(2)訂定作業標準時間,以決定合理的薪資及獎金。
  3.按件計酬原則(piece rate principle):成員的報酬,應根據其個人工作績效來決定;而不應根據工作時間的長短及其所屬團體的工作量來訂定。如果個人的工作績效超出預定的標準,則可獲得獎金。追求經濟報酬,是人們從事工作的最大動因。
  4.計畫與執行分離原則(separation of planning from performance principle):計畫的工作交由行政管理人員負責,而基層員工只負責執行的任務即可。這種專業分工制度,可以提高工作績效。
  5.功能管理原則(functional management principle):將行政管理工作,依其功能的不同分為若干部分,每部分由一位專家負責管理,因此一位成員可能會同時接受若干位上司的指導,而非只受命於一位長官而已。
  6.管理人員專業化原則(managerial control principle):行政人員應受專業訓練,熟悉使用科學的管理方法。
  由上述可見,泰勒科學管理的基本目標,係在設法提高工作效率,以降低生產的單位成本,而達成此一目標的方法,即是利用科學的方法,以分析工作任務、工作時間,量化工作績效,並實施管理人員和工人的分工。泰勒科學管理的理想境界,即在使每一位工人確知其應執行的工作及其達成的方法。工人就像一部機器,規律而有效地達到預定的目標。
  從現代管理的眼光來看,泰勒利用科學方法處理一切管理工作,確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此種觀點實為科學管理開啟了光明的遠景。但是泰勒的學說,亦存有二項缺點:首先,泰勒對於管理採取較為狹窄的觀點,僅注重成員的生理需要,把人們看作機器,忽視人在安全感、社會隸屬感、尊榮感及自我實現等心理性或精神性的需要。其次,泰勒本著人性本惡的假設,所設計的管理原則,一再強調成員要完全依照上司的命令或組織的法規行事,不得有點自由行動,故是一種專制式的領導。然而眾所周知的是,專制式的領導難以適用於所有的成員、所有的情境。
  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深深影響了教育行政工作。例如教育學者巴比特(F. Bobbitt)便認為欲提高行政效能,務須利用科學管理之經濟、秩序、服從、一致性等原則,以確立學校「產出」的理想標準,明訂學校「生產」的方法,訂定教師(生產者)必具的資格條件,並且提供教師明細的工作準則,包括應完成的工作,應達到的標準及其應採行的方法。教師的唯一主要任務,即在利用標準的方法,以產出標準的結果。除此之外,漢生(E. Mark Hanson)亦曾以下表,說明科學管理原則對學校的影響。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科學管理學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