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系統分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作者: 陳敏珍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系統分類(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是採用合乎邏輯的方法,依據事物固有的相似性與相關性,加以有效地組織,以建構系統化的序列。透過這系統化的安排,使得被分類的主體在序列中居於恰當的位置,並明確地展現主體間彼此的關係。系統分類基本上是一種綜合分類(Synthetic Classification),愈相鄰的類目其關係愈密切。故它與分析分類(Analytical Classification)及主題索引不同,因為後二者將相關的類目散置各處。
  系統分類具有邏輯化、自然化、科學化、持久性及發展性等特色。這些特色主要根基於3個基本原則:(1)將精細的類目明確地歸屬於較概括的類目;(2)密切相關的類目予以適切地配置;(3)各類目間的關係必須合乎自然順序,具真實性,並且可加以驗證。每一主要類目依其性質分為數個次類目,次類目則可持續地細分為許多精細類目。各精細類目依其關連性再配置至較概括的類目下,然後遵循邏輯的從屬關係訂定各類目的等級與位置。依此原則所建立的階層化結構,即為系統分類的基本架構。
  註記的使用可以作為分類位置的參照,而且可以使得被分類主體間的次序更為機制化。系統分類方法應用於圖書資料的分類,有助於讀者及館員訊速蒐集相關的資料,以充分地利用各類資源。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系統分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