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糾 - 教育百科
播放
ˋ
部 + 2 畫 = 8 jiū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纏繞、牽扯不清。如:「糾纏」、「糾結」。
  2. 監督察看。如:「糾察」。
  3. 矯正、改錯。如:「糾正」。
  4. 集合、集結。如:「糾合」。
  5. 檢舉、告發。如:「糾舉」、「糾彈」。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ū
解釋:
  1. 纏繞。
    【例】糾結、糾纏
  2. 集聚、集結。
    【例】糾合
  3. 督察、矯正。
    【例】糾正、糾察
  4. 檢舉、告發。
    【例】糾舉、糾劾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ū
解釋:
[動]
1.纏繞。如:「這團毛線糾在一起了。」《文選.淮南小山.招隱士》:「樹輪相糾兮,林木茷骫。」
2.集聚、集結。《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召穆公思周德之不類,故糾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詩。」《後漢書.卷七○.荀彧傳》:「若紹收離糾散,乘虛以出,則公之事去矣。」
3.督察。如:「糾察」。《周禮.天官.大宰》:「五曰刑典,以詰邦國,以刑百官,以糾萬民。」
4.檢舉、告發。如:「糾舉」、「糾劾」。《隋書.卷二五.刑法志》:「詔有能糾告者,沒賊家產業,以賞糾人。」
5.矯正、改錯。如:「糾正」。《左傳.昭公二十年》:「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
注音:
漢語拼音: jiǔ
解釋:
(一)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iù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緊縮、收縮。
    例如:糾筋 kiù-kin(抽筋)、糾帶 kiù-tuà(鬆緊帶)。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