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紀錄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ì lù
解釋:
  1. 記載下來的資料。
    【例】會議紀錄、談話紀錄
  2. 在一定時間、範圍內記載下來的最高成績。
    【例】他一百公尺短跑成績,打破了縣運會紀錄。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紀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ì lù
解釋:
1.記於書冊的資料。如:「會議紀錄」。《魏書.卷一.序紀》:「世事遠近,人相傳授,如史官之紀錄焉。」也作「記錄」、「記載」。
2.在一定時間、範圍內所記載下來的最高成績。如:「他的體重終於打破世界金氏紀錄。」也作「記錄」。
3.記於書冊。如:「他把每天的生活情形紀錄在日記上。」漢.王符《潛夫論.五德志》:「迪斯用來,頗可紀錄,雖一精思,議而復誤,故撰古訓。」也作「記錄」、「記載」。
4.做紀錄的人。如:「下次的會議就由你當紀錄。」也作「記錄」。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紀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cord
作者: 孫鳳蓮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紀錄是電腦系統中作為一個單位來處理的一組連續資料項目,可分為邏輯紀錄(Logic Record)與實體紀錄(Physical Record)兩種。
  邏輯紀錄是程式每次讀入或寫出的基本資料單位,通常指由人工建檔的真正紀錄;至於實體紀錄則指輸出入機器每次輸入或輸出的資料單位,由於磁帶與磁碟內之資料紀錄均係連續儲存,因此在每兩個資料紀錄間均應留有空隙,以便磁帶機或磁碟機辨認資料紀錄的界限,並且由於有這段間隔使得磁帶在各紀錄間啟動和停止時不致於漏掉資料,此種空隙通稱為資料段間空隙(Inter Block GAP,簡稱IGB)或實質紀錄間之空隙(Inter Physical Record GAP,簡稱為IRG),很浪費儲存體的位置,因此在規畫應用程式時,應設法減少此種空隙,以增加媒體儲存資料的數量及輸出入速度。而減少空隙的方法就是將數個邏輯紀錄合併在一起,共同使用一個空隙;輸出入機器將視這幾個邏輯紀錄為一實體紀錄,每次輸入或輸出即包含數個邏輯紀錄,由於一個實體紀錄可包含一個以上的邏輯紀錄,因此一個實體紀錄亦可稱為一串資料(BLOCK)。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紀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紀錄
相似詞 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