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結構主義 - 教育百科
ˊ
ˋ
ˇ
ˋ
jié gòu zhǔ y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é gòu zhǔ yì
解釋:
一種新的哲學思潮,反對現象學及存在哲學,主張世界是實在的,一切事物絕對受自然法則所支配,人僅是這世界的一部分而已。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結構主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tructuralism
作者: 潘世尊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於1960年代興起於歐陸,深受語言學者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之論著所影響。它可說是一種以結構主義方法論聯繫起來之廣泛思潮或文化運動,語言學者Roman Jakobson(1896– 1982)、人類學者Claude Lévi-Strauss(1908-2009)、心理分析學者Jacques Lacan(1901-1981)及馬克斯主義論者Louis Althusser(1918-1990),常被視為重要代表性人物。

  運用結構主義方法論者,視同時間存在之現象、活動或事物之背後存在某種結構(structure)。這種結構先於個體而存在,且會以無形及人們沒有意識到的方式形塑個體之思考和行動。因此,人們之行動或由人們的行動所構成之現象、活動與事物,乃此種結構之具體展現和實現。若要理解它們的意義,必須把握構成個體的行動之結構,而非從人們的意識入手,因它對個體之行動並沒有發生決定性的作用。而這也意謂持結構主義方法論之研究者,關注的焦點在獨立於意識或主體等概念之結構,即「結構的分析」為研究之重點。

  除了上述,運用結構主義方法論者還視同時空存在之現象、活動與事物之間具某種聯繫關係,因它們存在一整體性的結構之中。因此,研究者不宜把焦點僅置於單一現象、活動或事物之詮釋,而應試圖把握具聯繫關係之種種現象、活動與事物背後的完整結構。

  然而,結構主義也因為太重視整體社會結構對人們的行動之型塑、滲透、制約與操控(即太過重視「普同性」之追求而忽略個體、差異與主體),而於1960年代中後期之後開始受到嚴厲之質疑。針對結構主義方法論取向加以批判與挑戰之論述,被稱為後結構主義(post structuralism),Jacques Derrida(1930-2004)、Michel Foucault(1926-1984)及Gilles Deleuze(1925-1995)等人,常被視為重要代表性人物。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結構主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