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綠 - 教育百科
ˋ
播放
ˋ
部 + 8 畫 = 14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藍色和黃色調和而成,像青草、樹葉的顏色。如:「綠苔」、「綠草」、「綠葉」、「綠意盎然」。
  2. 形容人因生氣、著急或受驚嚇時的臉部表情。如:「他氣得臉都綠了」、「嚇得他臉都綠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綠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像青草、樹葉的顏色。可用藍色和黃色顏料混合而成。
    【例】墨綠、紅配綠、紅紅綠綠
  2. 綠色的。
    【例】綠苔、紅花綠葉、綠意盎然
  3. 形容因生氣、著急或受驚嚇時的臉部表情。
    【例】見到自家停車位又被占用時,他當場氣得臉都綠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一種像青草、樹葉的顏色,可用藍色和黃色顏料混合而成。《說文解字.糸部》:「綠,帛青黃色也。」宋.楊萬里〈江水〉詩:「水色本正白,積深自成綠。」
[形]
1.綠色的。如:「綠苔」、「紅花綠葉」、「綠意盎然」。
2.形容因生氣、著急或驚嚇時的臉部表情。如:「看到這麼多學生不及格,老師氣得臉都綠了。」
[動]
變成綠色。唐.王維〈送別〉詩:「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宋.蔣捷〈一翦梅.一片春愁待酒澆〉詞:「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一)之讀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i̍k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跟樹葉一樣的一種顏色。
    例如:綠豆 li̍k-tāu、綠竹筍 li̍k-tik-sún。
音讀: lio̍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