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編序教材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rogrammed Materials
作者: 簡紅珠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編序教學所使用的教材稱為編序教材。編序教學與一般教學最主要的不同,在於教材的編序,將教材分析成一連串由易而難有順序的體系(frames),配合著問答題或試題。學生學習時,按照細目的順序,依自己的進度,循序漸進。
  編序教材有二種型式,各有其處理錯誤答案的方法。一種是直線型的編序教材,在序目中設計一些問題,學生由第一序目開始作答,答對始可進入第二序目,如此循序漸進到序目答完為止。學生的答案必須與設計者的標準答案相符才算答對,所以較偏重學生「回憶」能力的訓練。學生的答案常以「填充」或「簡答」的方式回答,所以此型又稱為固定答案型編序教材;另一種是分支型,此型的設計者認為,學生在回答問題的學習過程中不可能不發生錯誤,必須把錯誤的原因弄清楚,所以在問題的設計上,學生如果第一題作對了,即可直接進入第二題作答,如果第一題作錯了,就必須去作答分支問題以找出錯誤的原因並改正,然後再回到主問題上作答,直到所有題目都答對。此型教材,目的在培養學生的分析辨識能力,教導學生如何去避免錯誤、解決問題。在答題的設計上,多採用「多重選擇」的作答方式,故又稱為多重選擇型編序教材。
  編序教材的呈現方式有下列幾種:
  1.卡片式:將問題印在卡片的正面,答案印在卡片的背面,或是另一頁卡片的正面,然後編成頁次,循序呈現。
  2.書本式:把問題依次序排列,印成書本的形式,或是正面印問題、反面印答案,或前半部印問題、後半部印答案,學生答題後,可參閱答案以資核對等方式。
  3.教學機:教學機是由施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所設計,是將教材的細目和問題經過特殊的設計,然後將之置於教學機中,學生的學習,只須操作教學機便可由教學機中看到呈現的細目和問題,立即回答問題,並可立即核對答案,從而學習。用手操作的教學機如今已被電腦所取代。
  編序教材亦有其限制;編製不易且非常費時費事,又並非所有學科教材都可以編寫成階梯式的零碎題目。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編序教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