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編鐘 - 教育百科
biān zhō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iān zhōng
解釋:
樂器名,打擊樂器。源於中國,亦傳至東亞其他地區。由青銅鑄成,依照大小排列,常見十六鐘同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分為兩層,其形制隨音階的高低而不同,音愈高者,鐘形愈小;音愈低者,鐘形愈大。編鐘常與編磬組合使用,「金石之聲」中的「金」就是指編鐘,「石」指編磬。西元一九七八年在湖北省隨縣曾出土一套曾侯乙編鐘,是目前世界上所發現最龐大的樂器,共有六十五個鐘,橫跨五個八度音階,甚至每座鐘正鼓音與側鼓音分別可發出三度音程的音高,是中國古代祭祀典禮上重要的樂器。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編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傳統民族樂器資料庫
祭孔金石革木類:
編鐘為祭孔雅樂用器的金類樂器,由成組的編鐘懸組成,較鎛鐘為小。編鐘範金為之,以堅木為槌,周代的編鐘以音律清濁以異形制大小,宋代以後則以鐘壁的厚薄來定音高音色,形制大小則無差異。曾侯乙編鐘。包括大小甬鐘四十六件,分列五組;鈕鐘十九件,分列三組,每鐘可發兩音。(編鐘來源:劉東昇主編(1992),《中國樂器圖鑑》,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頁73。)
資料來源: 臺灣音樂館 傳統民族樂器資料庫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