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緩和劑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ǎn hé jì
解釋:
一種用於核反應器中,使高速中子減速的物質、可增加中子被原子核捕捉的機率,促成核分裂的進行,如重水、石墨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緩和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oderator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用來減緩中子能量的材料,如普通水(輕水)、重水(含氘)、石墨、鈹、及一些有機材料(利用所含的氫)等。以現在最通用的鈾反應燃料(U-235),因其反應截面與中子能量成反變,為達持續可控制的連鎖反應,須先將分裂反應釋出的中子能量減到適當程度(利用中子與緩和劑的散射撞擊,而非吸引反應,來消減中子能量),這低能中子便足可引起核分裂,緩和劑是必要的設計(特別是熱中子反應爐)。緩和比(moderating ratio)乃是用來衡量緩和劑捕獲吸收及減緩中子的能力。反應器中的緩和劑應具有對溫和成負回饋控制的性質,即緩和劑係數(moderator coefficient, moderator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activity)與溫度成反變,當溫度升高時,因密度降低,中子減能效果也隨之減少,使反應器功率獲負回饋調整,而趨於穩定。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緩和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