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績效管理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erformance management
作者: 查天佑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績效管理是注重持續性的雙向溝通、績效改進、人力資源發展的管理概念,透過策略性和整合性的過程,改進組織成員的工作績效、發展個人和團隊的能力,促使組織能夠更有效地達成其目標與使命。員工的績效可視為與工作相關的行為所產出的成果和成效,也代表其行為(或行動)對組織的貢獻,而如何讓員工實際的工作結果達到組織預期的結果,藉由不斷地改善,達到更高的標準,促使員工創造更佳的績效,亦即績效管理所關注的績效改進。績效管理一詞最早由Beer及Ruh於1976年所提出,然而直到1980年代中期方受到矚目,主要是因過去管理學的理論,隨著時間的發展和演進,面臨了新的需求和挑戰,而績效管理的概念融合了更多觀點和方法並賦予新的意義,因而受到重視。績效管理不僅注重成果、成效,相較於事後的總檢核,它更關注前期的計劃與過程中的持續檢核,及工作投入時所需的知識、技巧等能力,其所強調重點包括:(1)溝通、回饋與共識;(2)持續改善與發展;(3)績效測量與檢核。故績效管理與改進可視為規劃、訓練、考評的循環,規劃即建立目標和方針;訓練即由管理者給予回饋進而調整改善員工的績效;考評即以正式的機制,對於員工的績效予以記錄和提供相對的奬勵報酬。這個循環的基本環節在於主管與部屬(或組織與個人)對於目標上的共識、績效的衡量、意見的回饋、正向強化、對話;透過主管與部屬持續的對話,讓員工瞭解組織的願景、使命、目標,以及員工在工作投入時所需的知識、技巧等能力;傳達清楚明確的成效目標與對成員的期望,促使組織成員持續追求更高的標準,發展人力以達到更優異的績效,藉此過程的實踐,將個人與組織的成就緊密連結,創造由下而上的組織文化。Armstrong, M. (2000). Performance management : Key Strategies and Practical . Guideline. Dover, N.H.: Kogan Page. Armstrong, M. (2006). Performance management : Key Strategies and Practical Guideline. Dover, N.H.: Kogan Page. Krausert, A. (2009). Performance management for different employee groups : A contribution to employment systems theory. Heidelberg : Physica-Verlag. Mitchell, Donna. (2007). Performance management. Chandni Chowk, Delhi: Global Media.
參考資料:
Armstrong, M. (2000). Performance management : Key Strategies and Practical . Guideline. Dover, N.H.: Kogan Page. Armstrong, M. (2006). Performance management : Key Strategies and Practical Guideline. Dover, N.H.: Kogan Page. Krausert, A. (2009). Performance management for different employee groups : A contribution to employment systems theory. Heidelberg : Physica-Verlag. Mitchell, Donna. (2007). Performance management. Chandni Chowk, Delhi: Global Media.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績效管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