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羊皮紙 - 教育百科
ˊ
ˊ
ˇ
yáng pí zh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áng pí zhǐ
解釋:
一種以獸皮製成半透明若羊皮狀的紙。通常多指仿羊皮紙。將未加黏料的紙,浸在硫酸的淡液中而成。質地堅韌而柔軟,且不透水,可供做文書及包裹用。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羊皮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archment
作者: 盛美雲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將動物的表皮經過處理後製成書寫的材料,若採用的是羊皮,稱為羊皮紙(Parchment),若使用的是小牛皮,則稱為皮紙(Vellum)。
  羊皮紙用的是綿羊或山羊的皮革,它的製作方法是先將羊皮浸在鹼水中數小時,然後用尖銳的小刀刮去皮上的羊毛和脂肪,趁著皮還溼著,將其伸展開,用釘子釘在木製的架上或地上,等皮乾後,用輕石或其他磨磋物磨擦皮面,並塗白垔粉使其呈白色,而後修剪成小張,便成為羊皮紙。書寫時是用鵝毛或火雞羽毛製成的翎筆蘸墨汁寫。
  據說,羊皮紙是西元前2世紀時羅馬人發明的,當時埃及的托勒密王朝一方面為了害怕位於帕加馬(Pergamum)的圖書館勝過亞歷山大圖書館(Alexandrian Library),另一方面為了提高紙草紙的價格,下令禁運紙草紙至羅馬,羅馬人受此刺激,同時亦感到原先使用的蠟板和紙草紙都不夠精美,遂發展出以羊、牛皮做為書寫的材料。其後羊皮紙的製作技術逐漸改進,至西元3世紀時,已取代紙草紙,成為主要的書寫材料,這一時期用羊皮紙書寫的手稿存留不多,其中死海古卷是從基督時代流傳至今。
  雖然小牛皮的質地結實,表面光滑,是一種理想的書寫材料,但是山羊皮和綿羊皮資源豐富,大小適宜,因此人們偏愛使用羊皮紙,另外,還有一種白皮紙(Virgin Parchment),是用未出生動物的皮做成的,白皮紙質地堅硬,沒有毛孔,11世紀時,廣泛用來書寫手稿,但是因為受到反對,很快的禁止使用。早期的羊皮紙品質都很優良,後來由於需求增加,許多次級品充斥市場,到12世紀時君士坦丁堡曾產生一種奢華的形式,即將羊皮紙染成濃紫色,在其上用銀或金色寫字,聖哲羅姆(St. Jerome)將其貶為無用的奢侈行為,後來紫染羊皮紙被摒棄不用,但使用金、銀等色彩裝飾羊皮紙稿的做法,在整個中世紀都極為盛行。16世紀末,用植物纖維製作的紙廣泛地取代羊皮紙,但羊皮紙的魅力太大,以至於許多高級紙均以羊皮紙或皮紙命名。
  最初羊皮紙如紙草紙一般,做成卷軸形式,漸漸地,羅馬人感到長長的卷軸閱讀起來不甚方便,且一再展開捲攏造成卷軸的破損,遂思改進之道,而在西元1世紀時,改卷軸形式為摺頁式,集數張摺疊的羊皮紙加上木質封面封底,鑽孔,用細皮帶綴連,成為摺頁本,確立了現代西式圖書的形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羊皮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