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羽球 - 教育百科
ˇ
ˊ
yǔ qi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ǔ qiú
解釋:
  1. 一種球類運動。由二人或四人在球網的兩邊各用網拍互擊一顆羽毛球,在一定的範圍內,擊球出界、球未能過網、球在己方落地,均失1分。男子單、雙打以一方滿15或21分為一局,女子單打以一方滿11分為一局,比賽採三局兩勝制。
    【例】羽球已成為現代人活動筋骨及消遣的普遍運動。 △羽毛球 ◎
  2. 羽毛球運動所使用的球。將14∼16根長度在6. 4∼7. 0公分的羽毛順序插在直徑2. 5公分的半球形的軟木托或小橡皮球切面周緣,呈喇叭形,羽毛頂端所形成的圓形直徑在5. 4∼6. 4公分之間。亦有用尼龍或塑膠製成的。
    【例】小明不小心把羽球打到屋頂上去了。 △羽毛球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羽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ǔ qiú
解釋:
羽毛球的縮稱。參見「羽毛球」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羽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adminton
作者: 翁梓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一八七○年英國格羅斯特郡拜明頓(Badminton)村的波福特公爵,在自己的莊園中接待由印度返英度假的英國軍官,因天氣太壞,改在大廳中作遊戲,這種遊戲即是今日羽球運動的前身;當時被稱為拜明頓的遊戲,爾後,人們為紀念羽球發源於拜明頓村,遂以村名Badminton作為羽球正式的名稱。
  球場為長方形,其所有界線寬度均為四十公釐。球場界線全部由白色或黃色畫成,以利辨別。
  羽球比賽的計分,最好採用三局二勝制,只有發球方能獲得一分計分。雙打及男子單打比賽,由先得十五分的一方獲勝;女子單打比賽,由先得十一分的一方獲勝。如果雙方分數達到十三或十四平分時(女子單打九或十平分時),先獲得十三或十四分(九分或十分)的一方,可以選擇「加分」或者「不加分」。比賽中如果得分同為十三分或十四分,加分時,則宣布「零比賽」,同時先達到選分數目的一方獲勝此局。比數為十三平分時,選加五分或不選。比數為十四平分時,選加二分或不選;勝一局者,在次局比賽中,首先發球。
  單打比賽中,當發球員得分為零分或偶數時,發球員及接球員須站在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球。當發球員得分為奇數時,發球員及接球員須站在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球。
  雙打比賽一開始,及每次每邊獲得發球權時,皆應自右發球區開始發球。如發球方為零分或得分為偶數時,發球員應在右發球區發球開始比賽,否則在左發球區發球。如接球員在球賽開始前,當發球為零分或得分為偶數時,應在其右發球區接球,否則在其左發球區接球。同組球員須採用交互發球的法則。
  羽球運動的擊球手法有四種:(1)高手擊球法;(2)低手擊球法;(3)側面擊球法;(4)繞頭擊球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羽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