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能力分班 - 教育百科
ˊ
ˋ
néng lì fēn bā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éng lì fēn bān
解釋:
  1. 根據學生的學習成就、智商與性向測驗等,將程度相近的學生編為一班。
    【例】中、小學的能力分班利弊互見,各方評價也不一。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能力分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關連字詞
相反詞: 常態分班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éng lì fēn bān
解釋:
根據學生的學習成就、智商與性向測驗的結果,將能力相近的學生編為一班,進行教學。如:「國中的能力分班實施多年,各方評價不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能力分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treaming and Banding
作者: 方德隆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能力分班或能力分組(ability grouping)係同質性編班最普遍的一種型式,學校以學生的能力(智力、學術成就等)作為編班的依據;其基本理念在「因材施教」,將學生分發到適當的班級,使學生得以依其能力適性發展。
  小學之後,學生的個別差異更為顯著,能力分班於中學實施較為普遍。依據智力測驗或學科成就測驗結果,按能力高低可分為兩段式(Two Stream; Two Track)或三段式(Three Stream; Three Track),分別為A、B及C段,一校中能力相同的班級,不止一班而是數班。階梯式能力分班則依學生能力高低,分為更多段,以全校某一年級全體學生,從能力最優至最差者,依序編班。
  能力分班的優點如下:(1)一班級學生的能力相近,教師教學可依學生的程度適時調整,較能達成因材施教的理想;(2)一班級學生的能力相當,教師能根據學生的能力,選擇教材進行教學,亦有相同的教學評量標準;(3)可增強學生學習動機,增益學習效果;使高能力者充分發揮其能力,而低能力者也不致屢遭挫敗;(4)有利於教師針對程度較佳的學生,實施升學輔導。
  能力分班常遭批評,其缺失如下:
  1.學校只重視前段班,實施菁英教育,不符合民主、公平正義的原則,也有違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
  2.教師容易忽視學生除了能力之外的個別差異。
  3.具有標記作用:一方面造成學生積極或消極的自我概念,形成學生心目中之階級觀;另一方面也造成教師等級的差異,學校安排導師或授課教師時也形成極大困擾。
  4.影響教師期望及學生知覺,進而導致不同的教學態度,形成差別待遇。對於後段班學生更為不利,且被誤判為後段班的學生,則可能始終都被視為低能力者。
  5.造成教學與學習兩極化現象:程度較佳的班級形成了高度競爭之教學情境,益增課業壓力與測試焦慮;程度較差的班級較不受關注,心理上易形成挫折自卑之情結,甚至放棄學習,甚而產生偏差行為及青少年問題。
  6.只以智育作為成功的標準,忽視學生情意的發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能力分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反詞 常態分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