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膠體粒子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lloid Particl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液體中所含之分散相微粒,其粒徑在10-4cm至10-7cm間者。含膠體粒子之液體稱為膠體溶液,膠體粒子或稱膠粒,一般由103至109個原子所組成,可有球狀,棒狀,片狀或線團狀等多種形狀。膠體粒子若是分散在水相中,膠體粒子之表面常會吸附一些電荷而使其表面帶有相同之電性,由於這些相同電性間的排斥力,可防止膠體粒子凝集成較大的顆粒而自溶液中沉澱,這些微子粒子經由布郎運動而穩定地分散在水相中,並具有光學上的丁達爾效應。膠體的觀念並可擴及於以氣相為分散媒的霧或煙,以固相為分散媒的著色玻璃等方面,除了天然形成的膠體粒子,例如天然高分子物質所形成之膠體,膠體粒子可藉低分子集合而成的內聚法,及將大物質分割磨碎的分散法而得到膠體粒子,天然分子存在的各種膠體微粒大多是由礦物風化作用等自然過程而形成;也有來自生物作用而形成者,如粘土、細菌等;也有大量來自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之排出物。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膠體粒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